《集量论》 《成唯识论》语录
识谓了别,此中识言亦摄心所,定相应故。
识所变相虽无量种,而能变识类别唯三:一谓异熟,即第八识多异熟性故;二谓思量,即第七识恒审思量故;三谓了境,即前六识了境相粗故。
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于一切时展转相生互为因果。
阿赖耶识因缘力故,自体生时内变为种及有根身,外变为器即以所变为自所缘,行相仗之而得起故。
有漏识变略有二种:一随因缘势力故变;二随分别势力故变,初必有用后但为境。
阿赖耶识为断为常非断非常,以恒转故。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界趣生施设本故,性坚持种令不失故;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可为转识熏成种故,恒言遮断转表非常。
此识(第八识)若无便无俗谛,俗谛无故真谛亦无,真俗相依而建立故,拨无二谛是恶取空。
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
生死有二:一分段生死,谓诸有漏善、不善业,由烦恼障缘助势力,所感三界粗异熟果,身命短长随因缘力有定齐限,故名分段;二不思议变易生死,谓诸无漏有分别业,由所知障缘助势力,所感殊胜细异熟果,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
然诸胜谛略有四种:一世间胜义,谓蕴处界等;二道理胜义,谓苦等四谛;三证得胜义,谓二空真如;四胜义胜义,谓一真法界。
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虚妄义。
云何渐次悟入唯识?谓诸菩萨于识相性,资粮位中能深信解;在加行位能渐伏除所取能取,引发真见;在通达位如实通达;修习位中如所见理,数数修习伏断余障;至究竟位出障圆明,能尽未来化有情类,复令悟入唯识相性。
若时菩萨于所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相故,尔时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证真如,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俱离能所取相故。
由数修习无分别智,断本识中二障粗重,故能转舍依他起上遍计所执,及能转得依他起上圆成实性,由转烦恼得大涅磐,转所知障证无上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