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2011年8月1日起马友生先生开讲《解深密经》敬请关注! 2010年9月21日起由马友生先生讲解《唯识三十颂》敬请关注! 为了让初学唯识法相的学者,对佛三时中道了义教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我们选择了一批重要经典,将分别与大家见面。 其目的是:同沾甘露相互共勉。所学经论录音在本网站《录音下载》栏目中可以下载收听。学习经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依《成唯识论》为主,包括《大乘百法明门论》、《五蕴论》、《八识规矩颂》)《摄大乘论》、《阿毗达磨杂集论》、《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相关经典 1.阿含经典 选学 2.般若经典《金刚经》 《心经》 《维摩诘经》 3.了义经典 《楞伽经》《华严经》选学 4.中观类 《十二门论》、《中论》 5.祖师类 《六祖坛经》、祖师语录、禅宗公案 6.圣言量
当前位置:唯识,唯识学,唯识学网,马友生,马老师讲经,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金刚经释义 -> 经论释义栏目 -> 经论释义

TOP

《瑜伽宗综述》(三)
2021-09-06 19:36:15 来源: 作者:王恩洋先生 【 】 浏览:119次 评论:0
   又唯识之学,既是从思想斗争展转破立中建立起来的,因而所需于因明者极其重要,而陈那菩萨、商羯罗主师弟的《因明正理门论》和《因明入正理论》等的制作也便应运而生。他们接受了印度古因明学的传统,而更加以精确的整理和发展,因而成为佛教的因明。它促进了佛学思想的抉择和建立。同时佛学的思想抉择也促进了因明的发展。此一大事也是值得在此提及的。
   四、玄奘法师
   诸大论师之后,本宗最杰出的人物数玄奘法师。兹分早年学习、西游原因、旅途艰阻、五印修业、学业成就、翻译业绩、在佛教上的贡献,和对中印邦交与文化的影响八个题目来叙述他的生平。
   1、早年学习
   法师中国河南缑氏人,以隋仁寿二年生(佛后1145年西元602年),父陈惠,母宋氏。大业十年年十三,出家洛阳净土寺,学《涅槃》、《摄论》,随闻即悟,复讲无遗,众咸惊异。唐武德元年以河洛离乱,偕兄长捷法师至长安,再往蜀,时年十七。道逢空景两师,即从学《摄论》毗昙。至成都,止空慧寺,听宝暹《摄论》,道基毗昙,及道振迦延《阿毗昙八键度论》。武德五年,受具学律。益都经论研综既穷,遂出三峡,到荆州天皇寺,为道俗讲《摄论》毗昙。北至相州,从慧休听《杂心》、《摄论》。转赵州向道深学《俱舍》。重游长安,向法常僧辩,更问《摄论》、《俱舍》。从玄会问《涅槃》。法师西游过五烽对校尉王祥言:“奘桑梓洛阳,少而慕道,两京知法之匠,吴蜀一艺之僧,无不负笈从之,穷其所解。对扬谈说亦忝为时宗。”这是他早年好学及学习成就的真实情况。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而发起西游天竺之志。
   2、西游原因
   他西游天竺的动机和目的,可从他别离高昌王后中看出:奘闻江海遐深,济之者必凭舟楫。群生滞惑,导之者实假圣言。是以如来运一子之大悲,生兹秽土。镜三明之慧日,朗此幽昏。慈云荫有顶之天,法雨润三千之界。利安已讫,舍应归真。遗教东流六百余祀。腾会振辉于吴洛,谶什钟美于秦凉。不坠玄风,咸匡胜业。但远人来译,音训不同。去圣时遥,义类差舛。遂使双林一味之旨,分成当现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两道。纷纭争论,凡数百年。率土怀疑,莫有匠决。玄奘宿因有庆,早预缁门,负笈从师,年将二纪。名贤胜友,备悉咨询,大小乘宗,略得披览。未尝不执卷踌躇,捧经侘傺,望给园而翘足,想鹫岭而载怀,愿一拜临,启伸宿惑。……然后展谒众师,禀承正法。归还翻译,广布未闻。剪邪见之稠林,绝异端之穿凿。补像化之遗缺,定玄门之指南。……
   从这一高贵文献中看出:
   第一、在他十多年的殷勤学习中,对佛教已发生了决定的信心和不移的胜解,认为是至极的真理,是觉世的明灯,是度人的宝筏,是他身心性命之所依归。
   第二、但他对传来中国的佛教经典感到既不尽善又不完备,使他生起无量的疑惑而得不到解决。
   所谓不尽善即:“但远人来译,音训不同。去圣时遥,义类差舛。”因为以往译经都是由西方僧侣口诵梵经,中土译人华言宣说,再经笔授、缀文、正义,订以成书。它是由展转间接翻成的。因而音训不免差讹,义类时多乖舛,不能完全符合于天竺的原文原义。这就每一经论前后数译,文义便各不同,可以证明。因此要想译业完善,必须有湛深华语华文的人到印度去学习梵语梵文。更深入佛教内明的堂奥,然后直接翻译出来,既语言文字义理思想都无隔阂,自会妙得神理,若合符契。他便以此自任而决然前往。
   所谓不完备者,佛理渊深,经论浩瀚,不但非一人所能尽学,也不能一时能尽传来。因而西来传法,各有师承,守其一家之说。又翻译事业必仗外力助持,世乱纷纭,自汉至隋唐并不曾完成佛经的翻译。此事重大虽不能期望于一人一时,但最重要最急需的典籍,则必须求得翻出。当时中国的佛法,般若毗昙都已传来,而瑜伽一宗已由北魏梁陈菩提流支和真谛等译出《地论》、《摄论》和《二十唯识论》等,并且得到了佛学界热烈地学习。但是瑜伽宗的一本十支所缺甚多,尤其是《瑜伽师地论》这一根本宝典,除先后译出《善戒》《地持》即《菩萨地》一地以外,大部都未寻得。既对佛教的整个教理盲然无知,对一切异论歧义便无法解决,他之西游求法,首要即在此论。
   第三、在所译经论不尽善不完备的情况下,中国的佛教思想,便造成了极其紊乱的现象。如他所说:“遂使双林一味之旨,分成当现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两道,纷纭争论,凡数百年,率土怀疑,莫有匠决。”又《慈恩传》卷十《慧立论赞》中说:“法师以往今古大德阐扬经论,虽俱依圣教而引据不同,争论纷然,至如黎耶是报非报,化人有心无心,和合怖数之徒,闻熏灭不灭等,百有余科,并三藏四含之槃根,大小两宗之钳键,先贤之所不决,今哲之所共疑。……”略言当时佛教之弊,盖有二端:一是孤陋寡闻,局于门户,如像成实宗、俱舍宗、地论宗、摄论宗、涅槃宗等,皆执一经一论,便自立为一宗。果如此,则一身六足,一本十支四含,方广经论无穷,不知要立多少宗了。此之谓孤陋。二是不精法相,横生谬解。佛法名相“精审”,范畴明确,思想系统严密分明。《瑜伽大论·摄释分》中所谓:“循环研核摩咀理迦。”世尊自广分别诸法体相“诸圣弟子已见谛迹,依自所证无倒分别诸法体相”,“又无紊乱宣说诸法亦名阿毗达磨。”因此色心心所,有为无为,有漏无漏,常与无常,能证所证,都是界域分明,系统不紊的。但中国学者不曾经过阿毗达磨的严格训练,自既未见谛迹,又不能严守圣言,于是望文生义,附会穿凿。地论宗则有法界依持真如生起万法之说,摄论宗则有第九阿摩罗识为真常净识,为有情真体。慧远《大乘义章》说,阿陀那识为无明痴暗之识,以阿赖耶识为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等。谬解丛生不可方物。凡此种种既紊乱了有为无为,又紊乱了有漏无漏,常法真如转生杂染,无常心识错作真常。名相乱,法理乖,此之谓谬见纷纭,使人“执卷踌躇,捧经侘傺”,法师便由以上原因使他发宏誓愿,亲往天竺“展谒众师,禀承正法。归还翻译,广布未闻。剪邪见之稠林,绝异端之穿凿,补像化之遗缺,定玄门之指南。”他这种鲜明的宗旨,伟大的胸怀,智隆正法,悲济有情,要把中国纷纭疑伪的佛教思想给以扫荡廓清,而重新建立真实无伪、庄严完善的佛教于中国,这种精神真所谓摩诃萨埵,千载之下令人钦崇向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3/10/10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瑜伽宗综述》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唯识学小组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安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