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宗综述》
第三章中观宗对佛教真空思想的发展
王恩洋先生文集
一 大乘佛教继诸部兴起
佛教有三乘:曰声闻乘,曰独觉乘,曰菩萨乘,亦即佛乘。这是随有情的根器大小智慧浅深,发愿修行证果不同而建立的。随乘不同,而教亦异。二乘多乐简约,佛故随机指点,但取彼个人适用,单刀直入,不尚繁文。《四阿含经》言约意赅,或片言而止。大乘以度他为重,要以广大智慧应一切根器,佛因之为说方广之教,开显无量法门,论议极其深远,这是各当机宜,互不相碍的。但在凡愚,或因情见,争竞遂生。固守成见者,骂大乘为空华外道。矜执大义者,斥诸部为小道蹄坑。一似彼此对立,绝无联系一样。实则《四阿含》尽为佛说,无佛乘即无声闻。《阿含》之教为根基,无根无基亦无馥郁的花实,巍峨的楼台。佛在时既三时说教,佛涅槃后亦三期弘化。从二十部而中观而瑜伽,乃佛教思想发展应得之成果。中观瑜伽继上座大众而兴,亦佛教思想发展必藉之因。因此可说它们彼此间是有开导发展因果联系的。
从僧团组织来看,佛在世时,比丘僧外不别建立菩萨僧。所有菩萨,如弥勒等,皆随入比丘众中。佛涅槃后亦复如是。是以无著菩萨于化地部出家,世亲菩萨于一切有部出家,于二十部外别无大乘僧寺。龙树,提婆更生在前,当知亦尔。据此为言,则中观,瑜伽大乘诸师本皆出于大众,上座诸部,此是一义。
再就教理思想来看,无著,世亲宗义多说有,对于空义常常慎重出之。简别出之唯恐堕于空见者。而他们是从化地部、说一切有部出来的,因此又称为大乘有宗。以此为例,龙树,提婆专力说空,人共许为大乘空宗,即其对于大众一说诸部思想,能说全无关系吗?
由此可知大空中观,实承继小空大众诸部起。大有瑜伽实承继小有上座诸部兴,这是第二义。
虽然如此,大乘继承小乘也并不是机械地承继,而是给予了变化纠正,而予之以高度的创造性发展的。这在后面叙述两宗的思想内容时再作具体的证实。此处且先言其治学的态度和方法。
就态度说,大乘和诸部,虽皆是遵守佛的教理而运思立说的。但诸部对佛所说的言教不免过于保守,执著语句,而成了教条主义。由于拘执过甚,反将佛的语言穿凿附会,别生枝节,以至于与佛的根本教义背道而驰。如上面所说的我法俱有宗和诸法俱名宗等,都是执死了业果相续和诸法无我而起的增益执,和损减执。至于闻佛说有有为四相,便计离诸有为法外别有生之住之异之灭之的“生”“住”“异”“灭”四相。更进而计有生“生”、住“住”、异“异”、灭“灭”的“生生”、“住住”、“异异”、“灭灭”的小四相等,如一切有部之所执者,真可谓极支离烦屑之大观了。大乘却不然,它首先便提出“四依”来作为治学的标准。所谓“四依者”是: 一、依法不依人。二、依义不依语。三、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四、依智不依识。
依法不依人,是说只依正理而不依权威。如依佛而不依其法,只是盲目崇拜是不足贵的。依义不依语,是说对佛所说的语言,要了解其真义,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便当舍语言而观意旨,不可穿凿附会,拘死于文句之下。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者,是说在佛经中还有方便说和如理说之不同,方便说只是摄引某类初机的门径,所谓应病之药。如理说乃是显示实相,人所共由之大道。方便说为不了义经,如理说为了义经,前非所依,唯后是依。依智不依识者,是说一切事物有其表象,有其实性。人之认识有普遍而一般的常识,有特殊而深入的智慧。常识只得表象,智慧始证实性。又常识只见事理之常,智慧普察事理之变。常识是机械的,有格式定型的,智慧是机动的,是灵活变化的。因此如果单依常识,便只能得事物的表相,对佛的教义只能作一教条主义者,而不能应付客观事物新起的、复杂的、千变万化的不同情况。必依智慧乃能得事物的实性,对于佛的教义,能作一活的体现者,发展者,而能应付客观事变复杂多样的新兴情境。这便是教条主义和非教条主义的不同业用。自然智慧也并不违背常识,实性并非不显现以为表象,而不执教条者,也绝不会违背教理。但它能根据常识而全面而深入而机动地予之以适当的取舍,使常识皆得到适当的效用。它能对事物的表象而全面而会通而深入的观察,因而认识到它的实性,知它的因果变化发展规律,而不为现象迷惑,而给千变万化的现象以恰当的处理。它能根据教理而取证于现实,使教理不成为脱离现实的教条,它能融会教理实得于自心,使它不成为死守教条的盲从者。在中国禅宗说,依经说话,三世佛冤,离经一句,便为魔说。这证明有大智慧于教理有实得的人,他是不死守教条的,他也是不会违背教理的正唯他能灵活应用,并发展佛的教义,才证明他是教理的真正遵守和体现者。凡此一切,均非智慧不能,所以说依智不依识。我们从四依看,大乘的精神是自由的,是生动活泼的,是有创造性的。所以它能斩断众流,将上座,大众诸部一切烦琐支离陈腐肤浅和偏执一扫而空,而开辟中观,瑜伽新的世界,它发展了根本教义,也才恢复了根本教义。
再就大乘治学的方法来说,它们都是极重认识论的。根据认识论然后才建立本体论、宇宙观、人生观。这是佛教的固有精神。它特重现量,慎用比量,而坚决反对摒斥非量。所谓蕴界处诸法,无常无我之理,均是从真实的现量和正确的比量得来,为人类所能共见共知的。离开正确的认识,便不会有真实的本体,和不错谬的宇宙观,人生观。为要得到正确的认识,便有调练心行、止观、作意、静虑、般若的种种修持方法,由于静虑般若得真现观,然后乃实证诸法实相。由证诸法实相,然后乃施设理论,说法教他。所以他是从实证现实来,更引人从实证现实去,因而没有丝毫臆想猜度之词,没有丝毫遍计所执之义,凡其所说,皆是真实,皆可信受。
就内证言,大乘极重现观。就度人言,大乘极重思辩。思辩之用,一在摧邪,一在显正。在因明中摧邪名为能破,显正名为能立。破者破除一切迷信谬执,立者建立正道正理。度他之用,全在于此。要具有无坚不摧,无攻不克的真理与思辩的方法,乃能澄清思想,启发智慧,生人净信,令起正行,佛之教人方法,便是如此。前期诸部虽其所见或不尽合正理,而彼此之间争论破立,风起云涌,亦极发展了思辩。到了中观、瑜伽,对佛教既有更深的更彻底的体验和发展,故其对外教、对部执以至于大乘彼此之间立论破论更复思辩严密,体系完整,义理精深,言语圆正,汪洋灏瀚,极思维辩论之大观。始于龙树、提婆、无著、天亲,终于陈那、天主、清辩、护法。不但在宇宙真理上有伟大发展,即在逻辑方法上,也有辉煌成绩。此不但是佛教中最宝贵的遗产,也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吾人读《中》,《百》,《十二门》,《掌珍论》和《瑜伽》,《显扬》,《杂集》,《成唯识论》等,每不禁低回往复,惊叹其距今千数百年前,欧洲尚在中古黑暗时代,而能有如彼的崇高缜密规模,壮阔的学说思想,可谓甚奇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