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深密经》释义(二十六)马友生
——地波罗密多品第七
(根据遁伦记和成唯识论作解)
经曰: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于此诸地有几愚痴有几粗重为所对治?”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此诸地中有二十二种愚痴十一种粗重,为所对治。谓于初地有二愚痴:一者执着补特伽罗及法愚痴,二者恶趣杂染愚痴,及彼粗重为所对治;于第二地有二愚痴:一者微细误犯愚痴,二者种种业趣愚痴,及彼粗重为所对治;于第三地有二愚痴:一者欲贪愚痴,二者圆满闻持陀罗尼愚痴,及彼粗重为所对治;于第四地有二愚痴:一者等至爱愚痴,二者法爱愚痴,及彼粗重为所对治;于第五地有二愚痴:一者一向作意弃背生死愚痴,二者一向作意趣向涅盘愚痴,及彼粗重为所对治;于第六地有二愚痴:一者现前观察诸行流转愚痴,二者相多现行愚痴,及彼粗重为所对治;于第七地有二愚痴:一者微细相现行愚痴,二者一向无相作意方便愚痴,及彼粗重为所对治;于第八地有二愚痴:一者于无相作功用愚痴,二者于相自在愚痴,及彼粗重为所对治;于第九地有二愚痴:一者于无量说法无量法句文字后后慧辩陀罗尼自在愚痴,二者辩才自在愚痴,及彼粗重为所对治;于第十地有二愚痴:一者大神通愚痴,二者悟入微细秘密愚痴,及彼粗重为所对治;于如来地有二愚痴:一者于一切所知境界极微细著愚痴,二者极微细碍愚痴,及彼粗重为所对治。善男子,由此二十二种愚痴及十一种粗重,故安立诸地,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离彼系缚。”
释义:观自在菩萨复向:于此诸地有几愚痴、有几粗重,为菩萨所对治?佛答:善男子,此诸地中有二十二种愚痴、十一种粗重,为所对治:
初地有二:一执著补特伽罗、及法愚痴。(虽分别我法执无,而俱生我法执未动)二恶趣杂染愚痴。(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未除)及彼粗重种子,由修施波罗蜜多断异生性障,为所对治。
二地有二:一微细误犯愚痴。(虽无故犯戒但有微细误犯戒)二种种业趣愚痴。(种种有漏之业未除)及彼粗重种子,由修戒波罗蜜多断邪行障,为所对治。
三地有二:一欲贪愚痴。(虽出三界,但有世间之欲)二圆满闻持陀罗尼愚痴。(已得闻持顾恋不舍)及彼粗重种子,由修忍波罗蜜多断暗钝障,为所对治。
四地有二:一等至爱愚痴。(著三摩地境不舍)二法爱愚痴。(著诸圣法顾恋不舍)及彼粗重种子,由修精进波罗蜜多断微细烦恼现行障,为所对治。
五地有二:一一向作意背弃生死愚痴。(厌离生死退失菩提心)二一向作意趣向涅槃愚痴。(厌离世间不愿利他)及彼粗重种子,由修静虑波罗蜜多断于下乘般涅槃障,为所对治。
六地有二:一现前观察诸行流转愚痴。(观十二缘起,著三世因果相)二相多现行愚痴。(观三世因果,著生死相多现行)及彼粗重种子,由修般若波罗蜜多断粗相现行障,为所对治。
七地有二:一微细相现行愚痴。(微细我法二执相时时现前)二一向无相作意方便愚痴。(有功用行到最后边)及彼粗重种子,由修方便波罗蜜多断细相现行障,为所对治。
八地有二:一于无相作功用愚痴。(著无功用行)二于相自在愚痴。(著自在解脱)及彼粗重种子,由修愿波罗蜜多断于无相中作加行障,为所对治。
九地有二:一于无量说法、无量法句文字、后后慧辩陀罗尼自在愚痴。(著四无碍解)二辩才自在愚痴。(著辩才无碍)及彼粗重种子,由修力波罗蜜多断利他中不欲行障,为所对治。
十地有二:一大神通愚痴。(著神通自在)二悟入微细秘密愚痴。(著微细秘密,即真如无为)及彼粗重种子,由修智波罗蜜多断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为所对治。
如来地有二:一于一切所知境界极微细著愚痴。(极微细法执未尽)二极微细碍愚痴。(极微细无明未尽)及彼粗重种子,由证金刚喻定断尽一切无明,为所对治。
佛生大悲心云:“善男子,由此二十二种愚痴及十一种粗重,故安立诸地,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离彼束缚。”说明菩萨无始时来由无明积集一切杂染法种子,唯有离彼系缚才能圆满佛果。
经曰: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甚奇希有,乃至成就大利大果,令诸菩萨能破如是大愚痴罗网,能越如是大粗重稠林,现前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义:观自在菩萨闻佛所说,无比赞叹信受奉行。
《遁伦记》云:“第三辨地中所对除法,则二十二愚痴十一种粗重,十一粗重是二十二愚痴随眠,粗重不调柔性。真谛三藏译摄论云:‘二十二无明粗重报四种生死,大乘摄论不明四种无明,但从南地所得无上依经中辨四生死,今三藏勘于梵本无报字及四生死,故云二十二愚痴十一粗重也。’二十二愚,前卷于十障中相对料简,今略释相。文有四段。初问,次答,三结,四颂。答中初地二愚,一执补特伽罗及法愚,即是人法二执。二恶趣杂染愚者,即灭恶趣烦恼、业、生三种杂染。二地有二,一微细犯是失念误犯。二种种业趣,谓见三业三行差别。三地二愚者,一者欲贪障,则障等持。二圆满闻持陀罗尼愚者,三地已得闻持等德,二地未得,从所障为名。四地有二,一等持爱,则三地中起,爱禅定心障于四地。二者法爱,三地菩萨以爱法故求法行忍,如经广说。五地二者,一者一向作意弃背生死。二者一向作意趣于涅槃。并四地中起障于五。六地二者,一现前观察诸行流转者,六地现前观十二缘诸行流转,五地未得障于六地,从所障为名。二相多现行者,五地菩萨虽俱厌乐,而厌生死相,多现前行障于六地。七地有二,一者微细相现行愚者,七地长入无相真观,六地虽观无相未能无间,时时犹见细相现行,此生能障名愚。二一向无相作意方便愚者,七地作意方便一向无相真观相续,六地犹见细相现前,障于七地作意方便一向无相,此就所障功德复立一愚。八地有二,一于无相作意功用愚者,当体为名,七地真观虽复相续而有功用,障于八地无相无功用。二于相行自在愚者,八地菩萨于俗相行中利他有功用未得自在,自利无功用已得自在,七地未能从所障为名,名于相行自在。九地有二,一于无量说法者是义无碍,无量法句文字等者是法无碍。二辩才自在愚者,谓词无碍及乐说无碍。九地已得,八地未得,并从所障为名。十地有二,一大神通愚。二悟入微细秘密愚者,大神通则是五分法身,微细秘密则是真如法身,九地不得圆满此二法身。如来地有二,一于一切所知境极微细著者,则是非想最下下品烦恼随眠。二者最极微细碍者,则是非相最下下品所知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