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2011年8月1日起马友生先生开讲《解深密经》敬请关注! 2010年9月21日起由马友生先生讲解《唯识三十颂》敬请关注! 为了让初学唯识法相的学者,对佛三时中道了义教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我们选择了一批重要经典,将分别与大家见面。 其目的是:同沾甘露相互共勉。所学经论录音在本网站《录音下载》栏目中可以下载收听。学习经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依《成唯识论》为主,包括《大乘百法明门论》、《五蕴论》、《八识规矩颂》)《摄大乘论》、《阿毗达磨杂集论》、《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相关经典 1.阿含经典 选学 2.般若经典《金刚经》 《心经》 《维摩诘经》 3.了义经典 《楞伽经》《华严经》选学 4.中观类 《十二门论》、《中论》 5.祖师类 《六祖坛经》、祖师语录、禅宗公案 6.圣言量
当前位置:唯识,唯识学,唯识学网,马友生,马老师讲经,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金刚经释义 -> 经论释义栏目 -> 经论释义

TOP

《解深密经》释义(二十五)(一)
2015-10-26 10:14:35 来源: 作者:马友生 【 】 浏览:1506次 评论:1

                          《解深密经》释义(二十五)马友生
                               ——地波罗蜜多品第七
    (根据遁伦记作解)
    经曰:尔时,观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十地,所谓极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复说佛地为第十一。如是诸地,几种清净?几分所摄”?
    释义:问:如佛所说菩萨十地,所谓极喜地乃至法云地,又说佛为十一地,如是诸地几种清净几种义分所摄?
    经曰:尔时,世尊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当知诸地四种清净十一分摄。云何名为四种清净能摄诸地?谓增上意乐清净摄于初地,增上戒清净摄第二地,增上心清净摄第三地,增上慧清净于后后地转胜妙故,当知能摄从第四地乃至佛地。善男子!当知如是四种清净普摄诸地”。
    释义:答:当知如是诸地为四种清净十一分摄。四种清净能摄诸地者,谓增上意乐清净摄于初地(生如来家);增上戒清净摄第二地(戒学圆满);增上心清净摄第三地(定学圆满);增上慧清净(慧学圆满)于后后地中由胜转妙,当知能摄从第四地乃至十一佛地。总之,如是四种清净,普摄修道位中一切诸地。
    经曰:云何名为十一种分能摄诸地?谓诸菩萨先于胜解行地,依十法行极善修习胜解忍故,超过彼地证入菩萨正性离生;彼诸菩萨由是因缘此分圆满;而未能于微细毁犯误现行中正知而行,由是因缘于此分中犹未圆满。为令此分得圆满故,精勤修习便能证得;彼诸菩萨由是因缘此分圆满,而未能得世间圆满等持等至,及圆满闻持陀罗尼,由是因缘于此分中犹未圆满,为令此分得圆满故,精勤修习便能证得;彼诸菩萨由是因缘此分圆满,而未能令随所获得菩提分法多修习住,心未能舍诸等至爱及与法爱,由是因缘于此分中犹未圆满,为令此分得圆满故,精勤修习便能证得;彼诸菩萨由是因缘此分圆满,而未能于诸谛道理如实观察,又未能于生死涅槃弃舍一向背趣作意,又未能修方便所摄菩提分法,由是因缘于此分中犹未圆满,为令此分得圆满故,精勤修习便能证得;彼诸菩萨由是因缘此分圆满,而未能于生死流转如实观察,又由于彼多生厌故,未能多住无相作意,由是因缘于此分中犹未圆满,为令此分得圆满故,精勤修习便能证得;彼诸菩萨由是因缘此分圆满,而未能令无相作意无缺无间多修习住,由是因缘于此分中犹未圆满,为令此分得圆满故,精勤修习便能证得;彼诸菩萨由是因缘此分圆满,而未能于无相住中舍离功用,又未能得于相自在,由是因缘于此分中犹未圆满,为令此分得圆满故,精勤修习便能证得;彼诸菩萨由是因缘此分圆满,而未能于异名众相训辞差别,一切品类宣说法中得大自在,由是因缘于此分中犹未圆满,为令此分得圆满故,精勤修习便能证得;彼诸菩萨由是因缘此分圆满,而未能得圆满法身现前证受,由是因缘于此分中犹未圆满,为令此分得圆满故,精勤修习便能证得;彼诸菩萨由是因缘此分圆满,而未能得遍于一切所知境界无著无碍妙智妙见,由是因缘于此分中犹未圆满,为令此分得圆满故,精勤修习便能证得。由是因缘此分圆满,此分满故于一切分皆得圆满。善男子!当知如是十一分普摄诸地。
    释义:何名十一种分能摄诸地呢(一地为一分,加佛地共为十一分)?
    谓诸菩萨先于胜解行地(地前资粮加行二位),依闻思智慧修十法行(书写、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开演、讽颂、思、修),广集福德智慧二资粮,极善修习胜解忍故(理入行入),超过彼地(胜解行地)证入菩萨正性离生(住人天道不生三涂)登极喜地;
    彼诸菩萨(一地)由是因缘,虽初分圆满(极喜地),而未能于微细毁犯误现行中正知而行,由是因缘于此分中(离垢地)犹未圆满,为令此分得圆满故,当精勤修习极净尸罗正知而行便能证得;
    彼诸菩萨(二地)由是因缘,虽二分圆满(离垢地),而未能得于世出世间,圆满等持等至及闻持陀罗尼,由是因缘于此分中(发光地)犹未圆满,为令此分得圆满故,当精勤修习胜三摩地及彼所发三慧之光(闻思修)便能证得;
    彼诸菩萨(三地)由是因缘,虽三分圆满(发光地),而未能令随所获得菩提分法多修习住,心未能舍诸等至爱与法爱(学法爱行法爱果法爱),由是因缘于此分中(焰慧地)犹未圆满,为令此分得圆满故,当精勤修习菩提分法解种种法障便能证得;
    彼诸菩萨由是因缘,虽四分圆满(焰慧地),而未能于诸谛道理如实观察,又未能于生死涅槃弃舍一向背趣作意(特别是不定种姓者),又未能修方便所摄菩提分法(于世出世平等无二),由是因缘于此分中(极难胜地)犹未圆满,为令此分得圆满故,当精勤修习谛理又不速住涅槃便能证得;
    彼诸菩萨由是因缘,虽五分圆满(极难胜地),而未能于生死流转如实观察,又由于彼多生厌离世间故,未能多住无相作意(修无相观),由是因缘于此分中(现前地)犹未圆满,为令此分得圆满故,当精勤修习顺逆观染净缘起平等平等便能证得;
    彼诸菩萨由是因缘,虽六分圆满(现前地),而未能于无相作意无缺无间多修习住(无功用行),由是因缘于此分中(远行地)犹未圆满,为令此分得圆满故,当精勤修习于无相作意随缘而住(有功用行到最后边)便能证得;
    彼诸菩萨由是因缘,虽七分圆满(远行地),而未能于无相住中舍离功用(无功用行),又未能得于相自在故,由是因缘于此分中(不动地)犹未圆满,为令此分得圆满故,当精勤修习于相离相舍离功用便能证得;
    彼诸菩萨由是因缘,虽八分圆满(不动地)而未能于异名(种种法)众相(种种义)训词差别(种种词),一切品类(十二分教)宣说法中得大自在,由是因缘于此分中(善慧地)犹未圆满,为令此分得圆满故,当精勤修习四无碍解(法、义、训词、辩才)便能证得;
    彼诸菩萨由是因缘,虽九分圆满(善慧地),而未能得圆满法身现前证受(一真法界),由是因缘于此分中(法云地)犹未圆满,为令此分得圆满故,当精勤修习大法智云(智慧如海充满法身)便能证得;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解深密经》释义(二十六) 下一篇《解深密经》释义(二十四)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唯识学小组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安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