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2011年8月1日起马友生先生开讲《解深密经》敬请关注! 2010年9月21日起由马友生先生讲解《唯识三十颂》敬请关注! 为了让初学唯识法相的学者,对佛三时中道了义教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我们选择了一批重要经典,将分别与大家见面。 其目的是:同沾甘露相互共勉。所学经论录音在本网站《录音下载》栏目中可以下载收听。学习经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依《成唯识论》为主,包括《大乘百法明门论》、《五蕴论》、《八识规矩颂》)《摄大乘论》、《阿毗达磨杂集论》、《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相关经典 1.阿含经典 选学 2.般若经典《金刚经》 《心经》 《维摩诘经》 3.了义经典 《楞伽经》《华严经》选学 4.中观类 《十二门论》、《中论》 5.祖师类 《六祖坛经》、祖师语录、禅宗公案 6.圣言量
当前位置:唯识,唯识学,唯识学网,马友生,马老师讲经,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金刚经释义 -> 经论释义栏目 -> 经论释义

TOP

《解深密经》释义(二十三)
2015-07-03 10:59:12 来源: 作者:马友生 【 】 浏览:696次 评论:1
                          《解深密经》释义(二十三)马友生
                               分别瑜伽品第六(十一)
    ——根据遁伦记作解
   【《解深密经》录音第二十三讲:分别瑜伽品第六(十一)】
    经 曰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于无余依涅槃界中,一切诸受无余永灭。何等诸受于此永灭?”“善男子,以要言之,有二种受无余永灭。何等为二:一者所依粗重受,二者彼果境界受。所依粗重受,当知有四种:一者有色所依受,二者无色所依受,三者果已成满粗重受,四者果未成满粗重受。果已成满受者,谓现在受。果未成满受者,谓未来因受。彼果境界受,亦有四种:一者依持受,二者资具受,三者受用受,四者顾恋受。于有余依涅槃界中,果未成满受一切已灭,领彼对治明触生受,领受共有,或复彼果已成满受。又二种受一切已灭,唯现领受明触生受,于无余依涅槃界中,般涅槃时此亦永灭,是故说言,于无余依涅槃界中,一切诸受无余永灭。
    释 义  此段是讲止观涅槃受门。
    经 曰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于无余依涅槃界中,一切诸受无余永灭。何等诸受于此永灭?”
    释 义  问:菩萨于无余依涅槃界中,一切有漏诸受永灭。何等诸受,于此永灭呢?
    经 曰  善男子,以要言之。有二种受无余永灭。何等为二:一者所依粗重受,二者彼果境界受。
    释 义  答:总而言之,有二种受,于无余依涅槃永灭。何等为二:一所依粗重受者,谓有漏根身及烦恼随逐,名粗重受;二彼果境界受者,谓外器界引生内根之果(如冷暖轻重滑涩等),名境界受。
    经 曰  所依粗重受,当知有四种:一者有色所依受,二者无色所依受。三者果已成满粗重受,四者果未成满粗重受。果已成满受者,谓现在受。果未成满受者,谓未来因受。
    释 义  所依粗重受,当知有四:一者有色所依受,谓眼等五识有色等所依;二者无色所依受,谓意识法处所摄无色境所依;三者果已成满粗重受,即前世造因果已成满,谓现在受;四者果未成满粗重受,即今世造因果未成满,谓未来因受。
    经 曰  彼果境界受,亦有四种:一者依持受,二者资具受,三者受用受,四者顾恋受。于有余依涅槃界中,果未成满受一切已灭,领彼对治明触生受,领受共有,或复彼果已成满受。
    释 义  彼果境界受,亦有四种:一者依持受,谓根身所依的器界(地水火风);二者资具受,谓生活资具和作业资具。如房屋,衣物,车辆,纸笔,工具等;三者受用受,谓器界和资具。如取火煮饭,燃气属器界,能生火。灶具属资具,能调温,两者和合名受用受;四者顾恋受,谓顾恋根身及财物宝贝等。于有余依涅槃中果未成满受一切灭者,谓前世所余根器果未成满,但一切有漏染受已灭。领彼对治明触生受者,谓无生智(明)对治有余触相应,而领受的器界是共有。或复彼果已成满受者,谓果已成满,自然无所依境界受(器界)和粗重受(根身及烦恼)。
    经 曰  又二种受一切已灭,唯现领受明触生受,于无余依涅槃界中,般涅槃时此亦永灭,是故说言,于无余依涅槃界中,一切诸受无余永灭。
    释 义  又二种受已灭者,谓声闻独觉。惟现领受明触生受者,谓现领受无生智(明)触无我相应,犹存一分无漏菩提种性(四谛智)所执持,虽未成满,由根智俱无无粗重和境界二受,故言于无余依涅槃界中,一切诸受无余永灭。
    《伦记》云:“如文说无余依中二受永灭,一者所依粗重受者,内六根生受名所依体是有漏,由有烦恼粗重不调柔性之所随逐名粗重故,名所依粗重受。二者彼果境界受者,谓外五粗由内五根势力引生即是内根之果,是故说名彼境界受,依彼生故名彼果境界受。道理此二受体未必有别,但约根境以分二受所依粗重受中有四:一有色所依,即五识受。二无色所依,即意识受,即是身心二受。三者果已成满粗重受,谓现在受。四者果未成满受,谓未来因受。即是业烦恼是未来受因,名为因受。彼果境界受亦有四种:一者依持受,谓器世界是依持法,缘之生受名依持受。二者资具受,可知。三者受用受,即二受受用器世界及以资具,名受用受。四顾恋受,顾恋财物之受。下约有余无余涅槃界中灭受多少。景云,谓于有余依涅槃界中果未成满受一切已灭者,业烦恼体金刚心时已断除讫,方得有余。领彼对治明触生受者,领受尽无生智相应受,是明触生受。领受共有者,领受共有器世界受,即依持受。略不言领资具受用受。唯除顾恋,与贪相应故。或复彼果已成满受者,由已成满受中通有有粗重无粗重,今无学身中但有无粗重受,故言或也。略不言领有色所依受无色所依受,以无学犹起故,第二文解。又二种受一切已灭,谓所依粗重受报,彼果境界受,皆已除断,唯现领受明触生受。此据漏尽所有诸受皆名明触所生之受。于无余依涅槃界中般涅槃时此亦永灭者,随前二说有余依中所有诸受,今入无余多少皆灭,如前应知。泰云,于有余依中,未来报不受,未来因亦舍,如圣人生无色界已不成就眼根种子,又如无学将命终时不成就十八界种子。唯彼人领彼能治无漏明触,自余六受通凡及圣,故云共有。无学人亦领受余六共有受,如根恶业所受,或时唯无学人受,故云或。于此文中西方二释,第一释,前灭定前,但灭一受,余七不灭,今据将入无余时,于灭定中命终,故在灭定时六识八受皆灭。第二释,前据粗重所随故名共有,但灭其一,后据无学而无漏,故唯有明受。八受灭释名为无漏,前八种受一向有漏,故云一切已灭。然废末就本故云一种一释,入无余灭时灭余八受。而言有无漏受者,是入定近方便故,且不论灭。”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解深密经》释义(二十四) 下一篇《解深密经》释义(二十二)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唯识学小组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安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