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2011年8月1日起马友生先生开讲《解深密经》敬请关注! 2010年9月21日起由马友生先生讲解《唯识三十颂》敬请关注! 为了让初学唯识法相的学者,对佛三时中道了义教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我们选择了一批重要经典,将分别与大家见面。 其目的是:同沾甘露相互共勉。所学经论录音在本网站《录音下载》栏目中可以下载收听。学习经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依《成唯识论》为主,包括《大乘百法明门论》、《五蕴论》、《八识规矩颂》)《摄大乘论》、《阿毗达磨杂集论》、《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相关经典 1.阿含经典 选学 2.般若经典《金刚经》 《心经》 《维摩诘经》 3.了义经典 《楞伽经》《华严经》选学 4.中观类 《十二门论》、《中论》 5.祖师类 《六祖坛经》、祖师语录、禅宗公案 6.圣言量
当前位置:唯识,唯识学,唯识学网,马友生,马老师讲经,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金刚经释义 -> 经论释义栏目 -> 经论释义

TOP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三)
2014-07-22 12:40:25 来源: 作者:马友生 【 】 浏览:1047次 评论:4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三)
                                    马友生居士
   【经曰】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注解 【舍利子】亦名舍利弗,佛声闻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尊者自皈依佛门原习小乘佛法,经佛善导由小趣大,是此会的当机者。
   【释义】
    云何谓色?即色蕴中的色法也。一谓眼等五识所依的眼等五根,二谓眼等五识所缘的色等五尘,无论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等,无论人声动物声风声雷声钟声鼓声等,无论花香果香食香秽香废香霉香等,无论酸甘苦辛咸淡等,无论冷暖轻重滑涩等,无论有表色无表色等;云何谓空?即色蕴之空性也。从相上说,观当前境,此一念间就不是前一念间的事相了,凡过去了的境都不复现前。从性上来说,色境好比梦境一样,只有如幻的影像,无有一点点实我实法,即一真法界理非妄倒。云何谓色空不二?色蕴的性相本来是一。何以故?若外器界四大种性不空,天地日月星辰就不会有规律地在天体运行。若风性水性不空,天气就不会有无常的变化。若地性火性不空,大地就不会含藏无数的矿物和产生强大的能量。若农作物的种性不空,种子就不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若江河中的流水大地中的植物其性不空,水就不会流动火就不会燃烧。若内根身四大种性不空,眼等五根就不会有规律地在世间生存。若眼根的种性不空,眼识就不会缘色境。若耳根的种性不空,耳识就不会缘声境。若鼻根的种性不空,鼻识就不会缘香境。若舌根的种性不空,舌识就不会缘味境。若身根的种性不空,身识就不会缘触境等。说明有情世间五趣色类离不开空而有,空离不开色而有,这是相对而又统一的缘生法则。色属有为法,空属无为法,有为在无为中,无为摄一切有为,若能通达此义,即可在色上观空在空上见色。好比农作物的种性是空,空气雨水阳光大地等性是空,正因为内因外缘一切皆空,农作物的生长才无任何障碍。换句话说,一切物质和生物的变化,都是在空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虽多属精神种性,但性相与色蕴相同,故言亦复如是,五蕴皆空。
    经曰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释义 是者,真实义也;诸法者,五蕴也;空相者,五蕴之性也。此意是说,虽五蕴性相是一,但有常与无常之别。如说桌子,此物未带桌子之质,所挟带的是似木质非实木质,说明名则是空相则无体,相有生灭变化,性者不生不灭,如是空理于垢而不减于净而不增,是故空中无色蕴可取,亦无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可得,五蕴皆空。《般若经》云:“若知缘生,则知法性;若知法性,则知空性;若知空性,则见导师。”导师是谁?《六祖坛经》云:“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是名丈夫天人师佛。”
    小结:此段经文是讲大乘的理。舍利子是代表由小趣大的大比丘众闻佛声教。佛在此会以色空不二,于五蕴法上讲非有非空,是让弟子们在修六波罗蜜多时,即不住有,亦不住空,要像观自在菩萨那样,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四) 下一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二)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唯识学小组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安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