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唯识论》和《述记》部分心得体会
(《唯识三十颂》 录音第二十讲:由一切种识等)
论曰 如是四缘,依十五处义差别故立为十因,云何此依十五处立?
释义 此问?
论曰 一语依处,谓法、名、想所起语性,即依此处立随说因,谓依此语随见闻等说诸义故,此即能说为所说因。有论说此是名想见,由如名字取相执着随起说故,若依彼说便显此因是语依处。
释义 此答:语依处者,凡任何一件事物,谓之曰法;任何一法,必依语言文字假设,谓之曰名;依种种名取种种相,谓之曰想,随所起语性即依此处立随说因。也就是说,人们在有见有闻等,此即能说之语为所说一切法因,是生起事物的随说因。
论曰 二领受依处,谓所观待能所受性,即依此处立观待因,谓观待此令彼诸事,或生或住或成或得,此是彼观待因。
释义 领受依处者,《述记》云:“观者对也,待者藉也,即是此因通能所受。”此意是说,看待任何事物都是观此待彼通能所之用,即依此处立观待因。如因饥得食,便有此事或生或住或成或得,故有饥有食是不饥不食的观待因。
论曰 三习气依处,谓内外种未成熟位,即依此处立牵引因,谓能牵引远自果故。
释义 习气依处者,谓内外种未成熟位,即有漏无漏一切种子,未得善友力(佛菩萨)等所滋润,但能远引自果,即于此处立牵引因。如农作物的种子,下地后虽未得雨水等滋润,而有待牵引自果故。众生无明,虽未得闻圣教滋润,一旦与佛法僧三宝有缘,即能远引圣果,是为牵引因。
论曰 四有润种子依处,谓内外种已成熟位,即依此处立生起因,谓能生起近自果故。
释义 有润种子依处者,谓内外种已成熟位,即前种子为善友等力滋润已去,以能生起近果立生起因。如农作物种子,下地后已得雨水、阳光等滋润,即能发芽生根等。若有情净因与近菩提为因缘者,自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不断生起菩提近自果。
论曰 五无间灭依处,谓心心所等无间缘;六境界依处,谓心心所所缘缘;七根依处,谓心心所所依六根;八作用依处,谓于所作业、作具、作用,即除种子余助现缘;九士用依处,谓于所作业、作者、作用,即除种子余作现缘;十真实见依处,谓无漏见除引自种,于无漏法能助引证,总依此六立摄受因,谓摄受五办有漏法,具摄受六办无漏法。
释义 无间灭依处者,谓心法(亦摄心所)前聚自识不断引导后聚自识,即四缘中等无间缘;境界依处者,谓心法(亦摄心所)所缘境界,如色声香味触法等,即四缘中所缘缘;根依处者,谓心法八识(亦摄心所)所依的根,如眼识所依的眼根,耳识所依的耳根,鼻识所以的鼻根,舌识所依的舌根,身识所依的身根,意识所依的末那意根等;作用依处者,谓于所作业所用的作具所起的作用,如釿斧等有斫伐等用,除内外种及亲助缘者,即余一切法疏助缘皆是;士用依处者,谓于所作业能作者之作用,即取前所除中正作之士用亲助缘者,如人对于谷芽,人为士用,地水等为作用,学生对于文章,书画等,学生为士用,纸笔为作用等,所起的现缘处;真实见依处者,《述记》云:“谓于一切无漏见,与一切无为有为法为因,除见因果自熏成种以外,望余皆是此因,以因缘引发是引发因中摄,于无漏有为俱生法,能助令同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