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唯识论》和《述记》部分心得体会
(《唯识三十颂》第十七讲:依止根本识等)
论曰 已说六识心所相应,云何应知现起分位?
释义 已明六识相应心所,前眼等六识现起的分位差别又是如何?
颂曰 依止根本识 五识随缘现 或俱或不俱
如涛波依水 意识常现起 除生无想天
及无心二定 睡眠与闷绝
论曰 根本识者,阿陀那识染净诸识生根本故;依止者,谓前六转识以根本识为共亲依;五识者,谓前五转识种类相似故总说之,随缘现言显非常起。缘谓作意根境等缘,谓五识身内依本识。外随作意五根境等众缘和合方得现前,由此或俱或不俱起。外缘合者有顿渐故,如水涛波随缘多少,此等法喻广说如经。由五转识行相粗动,所籍众缘时多不具,故起时少不起时多。第六意识虽亦粗动,而所籍缘无时不具,由违缘故有时不起。第七八识行相微细,所籍众缘一切时有,故无缘碍令总不行。
释义 根本识者,谓第八阿赖耶识是前眼等六识所依的根本,又名阿陀那识是执持器界根身和一切染净诸识的根本。阿毗达磨经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说明前六识的自种是以第八本识共为亲依,彼此互作增上能生现行,现行又复熏自种。再则,前五识依第八为根,第六意识依第七为根,第七末那识又是依第八为根,若无第八识就无前眼等七转识,故说第八又名根本识。
前五识者,显示眼等五根所生之识。何故而总言一处呢?《述记》云:“种类相似故总言之:一谓俱依色根,二同缘色境(色声香味触),三俱但缘现在,四俱现量得,五俱有间断。”前五识随缘现者,显非常起随缘能现,非是常生缘非恒故。问:何者为缘?答:五识身内依本识外随作意,五根境等众缘和合方得现前。如眼识缘色境有九缘:一自种为眼识的亲因缘,二前念不断引生后念为眼识的等无间缘,三第八识为眼识的根本依,四第七识为眼识的染净依,五第六识为眼识的分别依,六眼根为眼识的俱有依,七色境为眼识的所缘缘,八、九空间和光明为眼识的增上缘;耳识缘声境不待光明,只有八缘;鼻舌身三识不待空间和光明只有七缘。但由前五识种内托第八本识,外籍众缘方得顿渐起,或一识生、或二识生、或三识生、或四识至五识生,或俱或不俱,或多或少无有一定。总之,种子如大暴流水,若有一浪生缘现前唯一浪转,乃至若有多浪生缘现前有多浪转,由于前五识的行相粗动,所籍众缘时多不具,故起时少不起时多,向外缘境必有间断性。第六意识的行相虽亦粗动,而所籍的众缘无时不俱,若有违缘有时不起;第七识和第八识的行相微细,起籍缘少一切时有,无缘碍令总不行。所言总不行者,是指第七识若成无漏或入灭尽定,染一分不行,非体总无,但可令转变,非总不行。
论曰 又五识身不能思虑,唯外门转起籍多缘,故断时多现行时少;第六意识自能思虑,内外门转不籍多缘,唯除五位常能现起,故断时少现起时多,由斯不说此随缘现。
释义 前五识缘境,只有感性认识无有理性认识,如《述记》云:“不能思虑无寻伺故,不能自起籍他引故,缘粗事故唯外门转,唯缘外境不内缘种、根、理故,有此所以起籍多缘,境界皆定各有限故,由所依等或阙等时,故断时多现行乃少” ;第六意识缘境,既有感性认识更有理性认识,如《述记》云:“自能思虑有寻伺故,内外门转缘理事故,根境等法所籍缘少,一切时具无有不足,自能思虑非如五识起籍引生,不假多缘唯除五位(无想天、无想定、灭尽定、睡眠、闷绝)常能现起,故断时少现行乃多,由斯颂中不说第六意识随缘现,但言常起起时多故,五识起少故。”
论曰 五位者何?生无想等。无想天者,谓修彼定厌粗想力生彼天中,违不恒行心及心所,想灭为首名无想天,故六转识于彼皆断。
释义 五位者,谓无想天、无想定、灭尽定、睡眠、闷绝。无想天者,由修无想定,厌粗想力生色界四禅广果天,让前六转识心及心所灭全不行,非七、八二识不行,谓前六识粗想,七、八识细想,粗想皆断细想彼不知故不灭也,粗想为首故名无想天。
论曰 及无心二定者,谓无想、灭尽定俱无六识,故名无心。
释义 无心二定者,谓无想定和灭尽定,俱无六识故名无心。
论曰 无想定者,谓有异生伏遍净贪未伏上染,由出离想作意为先,令不恒行心心所灭,想灭为首立无想名,令身安和故亦名定,修习此定品别有三:下品修者,现法必退不能速疾还引现前,后生彼天不甚光净形色广大,定当中夭;中品修者,现不必退设退速疾还引现前,后生彼天。虽甚光净形色广大而不最极,虽有中夭而不决定;上品修者,现必不退后生彼天,最极光净形色广大,必无中夭穷满寿量后方陨殁,此定唯属第四静虑,又唯是善。彼所引故,下上地无由前说故,四业通三除顺现受。
释义 无想定者,谓有众生虽已无想离三禅遍净天贪,但还未胜伏四禅以上诸天贪,由出离想作意为先,令不恒行心法及心所灭,观诸有想如病如痈如箭如毒,由静虑生起无想即作涅槃想,令身安和一念不思入无心位,名无想定。修习此定有三种:一下品修者,不能迅速现前,若退落者再复其境,后生彼天不甚光净,形色也不甚广大,不满五百劫定当中夭;中品修者,如有退失即能再复其境,后生彼天虽然光净,形色也甚广大,但不最极,虽有中夭而不决定;上品修者,现必不退后生彼天,最极光净形色广大,必无中夭穷满寿量五百劫,后方陨殁生欲界地。此定唯属第四静虑,唯善定所引,非在上、下地。四业者,谓顺现受业、顺生受业、顺后受业、不定受业。除顺现受业,此定通三。
论曰 灭尽定者,谓有无学或有学圣,已伏或离无所有贪,上贪不定由止息想作意为先,令不恒行恒行染污心心所灭,立灭尽名,令身安和故亦名定,由偏厌受想亦名灭彼定。修习此定品别有三:下品修者现法必退,不能速疾还引现前;中品修者现不必退,设退速疾还引现前;上品修者毕竟不退。
释义 灭尽定者,谓由小趣大有学无学阿罗汉位,或登地菩萨有学圣者,已伏或离无所有贪。上贪不定者,若上若下皆有伏断,以灭定唯依非想定起。止息想者作意为先,二乘厌患六识有漏劳倦,或观无漏心粗动。若菩萨等,亦欲发生无心寂静,似于涅槃功德故起。令不恒行及恒行染者,谓若二乘即除人空之染,菩萨亦除法空之染,彼心心所灭,令身安和由偏厌受想,名灭尽定。修此定品别有三种,仿无想定说。下修退者亦尔,亦有现即不成故。《述记》云:“问:若下品退能引现前者,与中品退人能引现前者何别?又中品不必退者与上品修者何别?答:以修习时有上中下,其此定性类有可退不可退种类,必能引现前种类,不能现前种类有别,非以上中下根说有三品,不废中根上修,上根中修等故。”
论曰 无心睡眠与闷绝者,谓有极重睡眠闷绝,令前六识皆不现行。疲极等缘所引身位违前六识,故名极重睡眠。此睡眠时虽无彼体,而由彼似彼故假说彼名,风热等缘所引身位,亦违六识故名极重闷绝。或此俱是触处少分,除斯五位意识恒起,正死生时亦无意识,何故但说五位不行。
释义 无心睡眠与闷绝者,谓有极重睡眠极重闷绝(假死),令前六识皆不现行。由疲劳极度等缘,所引身位违前六识,故名极重睡眠;此睡眠时虽无彼体,而由彼体似彼眠等,或由风热、羸瘦、疲倦、沉重等串习睡眠,或他神力、咒术所引身位,以六识俱不行故,故名极重闷绝。闷绝是触处一分,唯在第八识微细不觉,除无想天、无想定、灭尽定、睡眠与闷绝五位,第六意识常时现起。问:正生、死时亦无第六,何故但说五位无有第六?答:颂中的“及”和“与”,既显生死时是极重闷绝,更显五位无杂。虽说六识名无心,但说五位不说入无余依涅槃,显六识断已,后时依第八识的自种还会生起。
论曰 此五位中异生有四,除在灭定。圣唯后三,于中如来自在菩萨唯得存一,无睡闷故。
释义 异生无灭尽定,五位中有四;圣位菩萨无无想天和无想定,五位中有三;如来和八地以上菩萨唯得存一,通灭尽定。
论曰 是故八识一切有情,心与末那二恒俱转,若起第六则三俱转,余随缘合起一至五,则四俱转乃至八俱,是谓略说识俱转义。
释义 是故一切有情八识,如第八阿赖耶识与第七末那识,此二识是恒常俱转;第六意识生起,此与第八、第七则三识俱转;余眼等五识,随缘与前三合,起一至五识,则四识俱转乃至八识俱转,是谓略说诸识俱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