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略色者:胜论计极微是常,粗色无常,极微极小至不可再析,即极微色,大乘计此极微色是假非实,由觉慧分析粗色令成极微,由此悟入诸色无常,无自性性,意识计度似极微故。
极迥色:即此离余碍触色,其量至小如极微又无障碍不可触碰,但为意识所缘。
受所引色:谓无表色,分为两种:一者律仪,二者不律仪。受戒时,发誓愿做一切善,不做一切恶,心念于此,时时熏习,以防止做恶,名之为色。不善亦尔,又由领受他(师及教理等)所引(引发防止) 非五识能缘,由意识所缘,故名受所引色。
遍计所起色:谓影像色,如梦所见田园,楼阁,男女,此是意识所遍计,但有影像,非有实用。名遍计所起色。
自在所生色:谓解脱静虑所行境色,由得自在所生诸色,即是神通境界,此有二种,一种大威德菩萨所变地等成金有实金可用,二凡夫所变,但有幻相,无实金等用。
受蕴:领纳相是受相,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于身心起苦,乐,舍三受。根境相触即有识起,当顺境现前,身心愉悦即生起乐受,逆境生起,逼迫身心,即生起苦受,当非顺非逆中庸境生起,于身心非愉悦非逼迫即名不苦不乐之舍受。
想蕴:构了相是想相,由此想故,构画种种诸法像类,随所见闻觉知之义起诸言说。记云:“构谓构画,唯在六七,或唯有相,了谓解了,通八识中亦通无相”。又想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名言为业,心缘于境时必有感受,复又生起此境是什么,于是有想生起。若与以往知识经验,名言等相符,既为知其究竟是什么,即以名言安立之。若不相符,即不知其是什么,故无名言可安立之。
行蕴:造作相是行相。由此行故,令心造作。谓于善恶无记品中驱役故。行即迁流义,造作义。迁流义者,一切有为法皆在迁流变动着。造作义者,若广说一切有为法皆造作故,若就特性说,思心所以造作为相故,故行蕴也说六思身,除去受想两个心所外,其余心所法和心不相应行法皆行蕴摄。
识蕴:了别相是识相。识以了别为相,总名八识。随胜有三差别:一心者,即第八阿赖耶识,由现行习气熏习,于阿赖耶识积集诸法习气起诸现行。二意者,第七末那识,恒审思量,一切时恒缘第八识见分,分别计度为我(除小乘证阿罗汉,灭尽定中无)。三识者,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了别为性,此六种识皆能了别现境,虽第六识起分别计度我法等,虽审虑但不恒常,不如七识即审且恒,故第六从前五识都称识。
十二处:《集论》“唯身及具,能与未来六行受用为生长门故”。十二处者: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处者,识生长门义,种子义。身者,眼等六根。具者,色等六境。六行者,识能行于境,故六识又称六行。所谓未来者,由识未生令生,故说未来,故十二处从出生未来识在说,虽过去现在未来都有处故,但从当生立处义,故依根境立十二处。
十八界:《集论》“由身具等,能持过现六行受用性故”。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界有四义:一种子义名界。诸法各有亲因,由种生法。二能持自相义名界。各法能持自相令不杂乱。三能持因果性义名界义。由眼根等色境等为因,能生眼识等果故。四能持一切法差别义,为界义。由类有差别,故立种种界。如眼等十八界,地,水,火,风,空,识,六界等,因已灭或正发生才有能持义。过现是已发生正发生,故依眼等六根,色等六境,能持眼等六识立十八界。
三科与百法之关系:
五蕴之色蕴与百法之色法相摄,受蕴想蕴为遍行心所之受想,行蕴除受想与四十九个心所有法及心不相应行法相摄,识蕴摄八识心王。
十二处之色处与百法之十色法相摄,意处摄八识心王,法处摄有四:一法处所摄色,二相应心所有法五十一,三不相应行法二十四,四无为法六种。
十八界之眼根界乃至意识界,色界乃至法界与百法之色法的五根与五境相摄,眼等六识与六识界相摄,七八二识归于意界,法界同于法处。
又三法总摄蕴处界,即色蕴,法界,意处。色蕴摄十色界,法界摄法界,意处摄七识界。故蕴处界摄一切法。
三科次第
五蕴次第有三义:
一由识住故,色受想行为识所住,识是能住,由色境故,识住于境,识亦住于苦乐舍三受,识随想构画取相,由行造诸业,识随即住。
二前为后依,色为受依,由有色故而有受。又受为想依,由受故有种种构画,故有种种想。由想为行依,由种种想故而造诸业。由行为识依,造种种业,熏习在识,识为报主。当来诸趣异熟又随善恶业赶诸趣果,识随之而转变。
三随染次第,由有根身故,先色蕴,有色境必于此起种种苦乐舍之感受。由有受故,起种种颠倒想。由想故起不正倒行。由不正行造诸业,识依而生。由此染污法生起次第,建立五蕴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