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2011年8月1日起马友生先生开讲《解深密经》敬请关注! 2010年9月21日起由马友生先生讲解《唯识三十颂》敬请关注! 为了让初学唯识法相的学者,对佛三时中道了义教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我们选择了一批重要经典,将分别与大家见面。 其目的是:同沾甘露相互共勉。所学经论录音在本网站《录音下载》栏目中可以下载收听。学习经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依《成唯识论》为主,包括《大乘百法明门论》、《五蕴论》、《八识规矩颂》)《摄大乘论》、《阿毗达磨杂集论》、《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相关经典 1.阿含经典 选学 2.般若经典《金刚经》 《心经》 《维摩诘经》 3.了义经典 《楞伽经》《华严经》选学 4.中观类 《十二门论》、《中论》 5.祖师类 《六祖坛经》、祖师语录、禅宗公案 6.圣言量
当前位置:唯识,唯识学,唯识学网,马友生,马老师讲经,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金刚经释义 -> 佛学名相

TOP

蕴处界三科
2011-05-19 19:57:12 来源: 作者:马友生 【 】 浏览:2274次 评论:4

     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十二处者: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

     何谓五蕴?蕴是聚集义,佛法把人生宇宙万事万物,根据不同类别归纳为五种:一切有情由阿赖耶识地水火风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诸色,随众生共业而所变现的内根身外器界,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境声境香境味境触境法处所摄境等,谓之色蕴;一切有情对种种色境,而产生种种苦、乐、舍的感觉,谓之受蕴;一切有情于境随所见所闻所觉所知,施设种种名言,谓之想蕴;一切有情由思支配身口意造种种业,谓之行蕴;一切有情能了别色声香味触法等种种境界,谓之识蕴。识蕴包括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以及八识各所相应的心所有法等,无论物质性或精神性等一切事物。《阿毗达磨杂集论》云:“问:何因蕴唯有五?答:为显五种我事故:谓为显身具我事(色蕴),受用我事(受蕴),言说我事(想蕴),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行蕴),彼所依止我自体事(识蕴)。”佛立五蕴法,以除有情多于识蕴计执为我,于余蕴计执我所。

     何谓十二处?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是生起眼等六识的生长门,谓之处。眼等五根与色等五尘,属色蕴;意根包括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为识蕴所摄,法处包括受、想、行三蕴。佛立十二处法,说明根境相触虽有感受,此中无有受者,以除有情人我执。

     何谓十八界?界有三义:一种子义,眼等六根界,色等六尘界,眼等六识界,此十八界法各有他的自种生;二任持义,此十八界法各有他的自性缘起;三法界义,此十八界法通世间染法与出世间净法。佛立十八界法,说明根、境、识三相触,此中无有作者,以除有情法我执。

     佛说蕴处界三科,其实义是让众生觉知我法本空,才能出离烦恼的系缚,以求得出世的真解脱。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 十二缘起 》 下一篇世间三界九地及世界成住坏空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唯识学小组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安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