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2011年8月1日起马友生先生开讲《解深密经》敬请关注! 2010年9月21日起由马友生先生讲解《唯识三十颂》敬请关注! 为了让初学唯识法相的学者,对佛三时中道了义教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我们选择了一批重要经典,将分别与大家见面。 其目的是:同沾甘露相互共勉。所学经论录音在本网站《录音下载》栏目中可以下载收听。学习经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依《成唯识论》为主,包括《大乘百法明门论》、《五蕴论》、《八识规矩颂》)《摄大乘论》、《阿毗达磨杂集论》、《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相关经典 1.阿含经典 选学 2.般若经典《金刚经》 《心经》 《维摩诘经》 3.了义经典 《楞伽经》《华严经》选学 4.中观类 《十二门论》、《中论》 5.祖师类 《六祖坛经》、祖师语录、禅宗公案 6.圣言量
当前位置:唯识,唯识学,唯识学网,马友生,马老师讲经,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金刚经释义 -> 经论(原文)

TOP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六(三)
2019-12-10 15:13:36 来源: 作者:弥勒菩萨说 【 】 浏览:1342次 评论:0
种类生死,器世间名器生死。种类生死不同其余生死法故,望器生死当知略有五不同分:谓器生死共因所生,种类生死但由不共;是名第一因不同分。又器生死于无始终前后际断,种类生死于无始终相续流转,常无断绝;是名第二时不同分。又器生死或火水风之所断坏,种类生死则不如是;是名第三治不同分。又器生死因无永断,种类生死则不如是;是名第四断不同分。又器生死断而复续,种类生死断已无续;是名第五续不同分。又于生死由五种相一切愚夫流转不息:一由爱因故;二由爱果故;三由爱自性故;四由因展转故;五即因展转依止前际无穷尽故。此中无明是名爱因。能往善趣恶趣诸业是名爱果。由往善趣业故,爱结所系;愚夫自然乐往。由往恶趣业故爱锁所系;愚夫虽不欲往,强逼令去。爱自性者略有三种:一后有爱,二喜贪俱行爱,三彼彼喜乐爱。如是三爱略摄为二:一者有爱,二者境爱。后有爱者:是名有爱。喜贪俱行爱者:谓于将得现前境界及于已得未受用境,并于现前正受用境所有贪爱。彼彼喜乐爱者:谓于未来所希求境所有贪爱。当知此中由喜贪俱行爱故,名爱结系。由后有爱及彼彼喜乐爱故,名爱锁系。若于彼事爱结所系,名为驰走;若于彼事爱锁所系,名为流转。又于长世因展转来诸行相续,前际难知,后无穷尽。由是五相流转愚夫当知复由五相所缚:一于彼处缚;二由彼而缚;三正是能缚;四依彼故缚;五有所领受。于彼处缚者:谓由能往善趣业故,于善趣柱而系缚之;或由能往恶趣业故,于恶趣橛而系缚之。又由喜贪俱行爱故,于自事柱而系缚之;由彼彼喜乐爱及后有爱故,于自事橛而系缚之。由彼而缚者:谓愚夫异生为无明缚。正是能缚者:谓自同类于苦无厌相似法故。依彼故缚者:谓依后蕴而被缚故。有所领受者:谓领受彼生等众苦。
    复次愚夫异生于有漏事,有四喜足。当知多分是诸外道。何等为四:一于人身喜足;二于欲界天身喜足;三于生梵世喜足;四于到边际有顶喜足。愚夫于彼随其次第,若趋、若住、若坐、若卧。复有五种一切愚夫爱所行路:一者后有,二者未来所求境界,三者将得现前境界,四者已得所有境界,五者现前受用境界。当知于彼,如其次第趋等差别。应知此中趣有二种:一于后有,二于未来所求境界。复有四种爱所行路:一者意业希求境界,二者身语二业,三者获得,四者于所得中随其所欲若转若习。此是发业爱所行路。若求境界或复诸有,当知于彼四种行路,如其次第趋等差别。如说趋等,于余所说诸有漏事所有喜足爱所行路,喜乐戏论染著耽湎四处差别,如其次第当知亦尔。复有二种游爱行路果相差别:一心差别,二身差别。心差别者复有二种:一品类差别,二杂染差别。品类差别者:谓由自性故、所依故、所缘故、助伴故。杂染差别者:谓由贪嗔痴等所有烦恼及随烦恼。身差别者亦有二种:一种种身差别故,二一种身差别故。当知此中心之所有杂染差别,能为二种身差别因;为断彼故,诸修行者,应以无倒数数作意勤修观行。复由四种因差别故令果差别:谓若于此差别,若由此差别,若即此差别,若如此差别。于此差别者:谓于善趣恶趣所有差别。由此差别者:谓由贪嗔痴所染污心令彼差别。即此差别者:谓五种行所摄受身种种差别。如此差别者:谓于诸行流转杂染清净因缘及清净体不如实知,生喜乐等及趋走等种种差别。
    复次不能了达诸行无常,萨迦耶见为所依止,顺流而行诸愚夫类。由五种相当知顺流而被漂溺:谓若于此漂溺,若由此漂溺,若依此漂溺,若如此漂溺,若漂溺时诸所有相。于此漂溺者:谓于善趣恶趣而被漂溺;如从两岸彼此往来,俱被漂溺。由此漂溺者:谓由爱河浸淫之性,之所漂溺。当知此爱有五种相:一游诸境界趣下分故;二微细随行难觉了故;三于诸境界难回转故;四乃至有顶一切广大种种诸行所随逐故;五不寂静相乱身心故。依此漂溺者:谓依色等五种诸行而被漂溺;即于善趣恶趣两岸,有五种行品类差别,数数攀缘,顺流漂溺。如此漂溺者:云何漂溺。谓于诸行如前所说流转等事,随其次第不如实知;或计为我及我所故。于漂溺时所有相者:谓彼如是被漂溺时,虽宝爱身欲使长久,由自性灭不能令住。如为漂溺,与此相违,当知即是逆流行者。又聪慧者有十种相,当知具摄诸聪慧相。谓成就俱生慧故。又成就方便闻思修所成慧故。又成就故无动摇故;善思所思,善说所说,善作所作。又能自依己所有性:未尝为命依附于他。又有所求无不安乐。又有所求能依正行,皆悉以法不以非法。又自所宜资产众具能正防守,不令散失。又观过患而受用之。又于病缘所有医药,观察思择,然后服行。又能善避非时死缘。如是十种聪慧者相,当知具摄诸聪慧相。
    复次于诸行中依无我理知者断者,当知略由三相差别:谓于诸行能遍了知萨迦耶见而未断者,彼于诸行忘念之行多分现行,少不忘念;萨迦耶见已永断者,当知其相与彼相违。是名第一差别之相。又于诸行虽遍了知萨迦耶见而未断者,于诸广大可爱事中多生喜乐,于诸下劣不可爱境多生忧苦。彼二境界现在前时,无纵逸者尚自不能系守正念;况纵逸者。彼于尔时萨迦耶见缠绕其心,由彼令心不能解了。萨迦耶见已永断者,当知其相与彼相违。是名第二差别之相。又于诸行萨迦耶见未永断者,未能于内一切行中现前安立离有情想,如于草木叶等外事。萨迦耶见已永断者,当知其相与彼相违。是名第三差别之相。如是已断萨迦耶见,有此三种差别之相,当知复有三种胜利:一者永断能感后有一切烦恼。二者依彼不久获得速能积集彼对治道。三者既作自义利已;即依彼道方便勤修现法乐住,由此获得极安乐住。
    复次由四差别当知修习一切种行无常苦想。何等为四:一果差别故;二自性差别故;三品类差别故;四方便差别故。果差别者:谓修此想能遣一切欲贪、色贪、及无色贪、掉、慢、无明。当知此中显示三种本烦恼断,及显三种随烦恼断;欲贪烦恼掉为助伴,色贪烦恼慢为助伴,无色贪惑无明为伴。复有差别:谓于此中显示下分上分结尽。自性差别者:谓于此中由正修习闻所成慧,说名亲近;由正修习思所成慧,能入修故,说名修习;由正修习修所成慧,名多修习。又由修习了相作意,故名亲近;唯除加行究竟作意,由正修习诸余作,故名修习;修习加行究竟作意,名多修习。是名第二三种差别。又由所依、所缘、作意、随其次第;当知是名为乘、为事、为随建立。又由长时串修习故,说名纯熟;数数无倒修方便故,说名善受及与善发。品类差别者:谓修如是无常想时,速能永拔一切随眠,弃舍下地一切善法,摄受上地一切善法。于余一切不净想等最高广性能善任持;遍行一切。犹如观察所取之事,即如是观能取之事;彼相解脱,能得无漏无常之想。若有漏想若无漏想,如是一切皆于涅槃善能随顺趣向临入;皆能对治无明大闇,一切永断。永断彼故清净鲜白。诸无学想,皆由一切无漏学想增上故得。方便差别者:谓独处空闲,以无颠倒数数作意,观察诸行无常之性。由无常想住无我想。于见道中,既住无漏无我想已;于上修道,由有学想永害我慢;随得涅槃二种皆具。
    复次为住涅槃仍未积集善资粮者,略有五种违资粮法:一者忆念往昔笑戏欢娱承奉等事;因发思慕俱行作意,生愁叹等。二者由彼种种为依,于所领受究竟法中,多生忘念;令于诸法不能显了。三者所食或过或少;由此令身沉重羸劣,于诸梵行不乐修行。四者喜眠不串习断,便为上品睡眠所缠。五者亲近猥杂而住,远离谛思正法加行。如是五种违资粮法,复有五种随顺彼法: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七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五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唯识学小组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安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