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三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沙门玄奘奉诏译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初瑜伽处出离地品第三之二
云何根律仪。谓如有一能善安住密护根门,防守正念,常委正念乃至广说。
云何名为密护根门。谓防守正念常委正念,广说乃至防护意根,及正修行意根律仪。如是名为密护根门。
云何名为防守正念。谓如有一密护根门增上力故;摄受多闻,思惟修习,由闻思修增上力故;获得正念。为欲令此所得正念无忘失故,能趣证故,不失坏故;于时时中即于多闻若思若修正作瑜伽,正勤修习,不息加行不离加行。如是由此多闻思修所集成念,于时时中善能防守正闻思修瑜伽作用。如是名为防守正念。
云何名为常委正念。谓于此念恒常所作,委细所作。当知此中恒常所作名无间作;委细所作名殷重作。即于如是无间所作殷重所作,总说名为常委正念。如其所有防守正念,如是于念能不忘失。如其所有常委正念,如是即于无忘失念得任持力。即由如是功能势力,制伏色声香味触法。
云何名为念防护意。谓眼色为缘生眼识,眼识无间生分别意识,由此分别意识于可爱色色将生染著,于不可爱色色将生憎恚;即由如是念增上力能防护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令其不生所有烦恼。如是耳鼻舌身广说当知亦尔。意法为缘生意识;即此意识有与非理分别俱行能起烦恼,由此意识于可爱色法将生染著,于不可爱色法将生憎恚;亦由如是念增上力,能防护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令其不生所有烦恼。如是名为念防护意。
云何名为行平等位。平等位者:谓或善舍或无记舍。由彼于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善防护已;正行善舍无记舍中;由是说名行平等位。如是名为行平等位。
云何于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能善防护。谓于色声香味触法,不取其相不取随好;终不依彼发生诸恶不善寻思,令心流漏。若彼有时忘失念故,或由烦恼极炽盛故,虽离取相及取随好;而复发生恶不善法令心流漏;便修律仪。由是二相故,能于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能善防护。
云何此意由是二相善防护已;正行善舍或无记舍。谓即由是二种相故。云何二相。谓如所说防护眼根及正修行眼根律仪。如说眼根防护律仪,防护耳鼻舌身意根,及正修行意根律仪当知亦尔。由是二相,于其善舍无记舍中令意正行。
云何于眼所识色中不取其相。言取相者:谓于眼识所行色中,由眼识故取所行相。是名于眼所识色中执取其相。若能远离如是眼识所行境相;是名于眼所识色中不取其相。如于其眼所识色中,如是于耳鼻舌身意所识法中当知亦尔。
云何于眼所识色中不取随好。取随好者:谓即于眼所识色中,眼识无间俱生分别意识,执取所行境相;或能起贪或能起嗔或能起痴。是名于眼所识色中执取随好。若能远离此所行相,于此所缘不生意识;是名于眼所识色中不取随好。如于其眼所识色中,如是于耳鼻舌身意所识法中当知亦尔。
复有余类执取其相执取随好。言取相者:谓色境界在可见处能生作意,正现在前眼见众色。如是名为执取其相。取随好者:谓即色境在可见处能生作意,正现在前眼见色已;然彼先时从他闻有如是如是眼所识色,即随所闻名句文身,为其增上为依为住;如是士夫补特伽罗,随其所闻种种分别眼所识色。如是名为执取随好。如于其眼所识色中,如是于耳鼻舌身意所识法中当知亦尔。
又此取相及取随好,或有由此因缘,由此依处,由此增上发生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或有由此因缘,由此依处,由此增上,不生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若于此中执取其相,执取随好,不如正理;由此因缘,由此依处,由此增上,发生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彼于如是色类境界,远离取相及取随好。
云何名为恶不善法。谓诸贪欲及贪所起诸身恶行,诸语恶行,诸意恶行;若诸嗔恚,若诸愚痴,及二所起诸身恶行,诸语恶行,诸意恶行,是名种种恶不善法。
云何由彼令心流漏。谓若于彼彼所缘境界,心意识生游行流散;即于彼彼所缘境界,与心意识种种相应,能起所有身语恶行贪嗔痴生游行流散。是名由彼令心流漏。
如是于眼所识色中,乃至于意所识法中,执取其相及取随好;由是发生种种杂染。彼于取相及取随好能远离故;便不发生种种杂染。若由忘念或由烦恼极炽盛故;虽独闲居,由先所见眼所识色增上力故,或先所受耳鼻舌身意所识法增上力故,发生种种恶不善法。随所发生而不执著,寻便断灭除弃变吐;是名于彼修行律仪。
若于其眼所识色中应策眼根,及于其耳鼻舌身意所识法中应策意根;即便于彼作意策发,如是策发令不杂染。由是因缘于此杂染防护眼根,广说乃至防护意根。如是名为防护眼根广说乃至防护意根。若于其眼所识色中,不应策发所有眼根,及于其耳鼻舌身意所识法中,不应策发所有意根;即便于彼遍一切种而不策发。不策发故令不杂染。由是因缘,于此杂染修根律仪。如是名为能正修行眼根律仪,广说乃至能正修行意根律仪。如是应知已广分别根律仪相。
云何当知此中略义。此略义者,谓若能防护,若所防护,若从防护,若如防护,若正防护。如是一切总略为一名根律仪。今于此中谁能防护。谓防守正念及所修习常委正念是能防护;何所防护。谓防护眼根,防护耳鼻舌身意根是所防护;从何防护。谓从可爱不可爱色,广说乃至从其可爱不可爱法而正防护;如何防护。谓不取相不取随好,若依是处发生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即于此处修行律仪防守根故,名修律仪。如是防护;何者正防护。谓由正念防护于意行平等位,是名正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