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2011年8月1日起马友生先生开讲《解深密经》敬请关注! 2010年9月21日起由马友生先生讲解《唯识三十颂》敬请关注! 为了让初学唯识法相的学者,对佛三时中道了义教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我们选择了一批重要经典,将分别与大家见面。 其目的是:同沾甘露相互共勉。所学经论录音在本网站《录音下载》栏目中可以下载收听。学习经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依《成唯识论》为主,包括《大乘百法明门论》、《五蕴论》、《八识规矩颂》)《摄大乘论》、《阿毗达磨杂集论》、《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相关经典 1.阿含经典 选学 2.般若经典《金刚经》 《心经》 《维摩诘经》 3.了义经典 《楞伽经》《华严经》选学 4.中观类 《十二门论》、《中论》 5.祖师类 《六祖坛经》、祖师语录、禅宗公案 6.圣言量
当前位置:唯识,唯识学,唯识学网,马友生,马老师讲经,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金刚经释义 -> 经论(原文)

TOP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卷二十三(三)
2012-08-24 20:44:44 来源: 作者:沙门窥基撰 【 】 浏览:4998次 评论:17
     述曰。道四行中道相出相有何差别。
     论。问。于诸谛中有十六行。皆通世间及出世间。世出世行有何差别。答。于所知境不善悟入善悟入性差别故。有障无障性差别故。有分别无分别性差别故。所以者何。于诸谛中无常苦等十六。世间行于所知境界不通达真如性故。烦恼所随眠故。依名言门起戏论故。如其次第。不善悟入。有障碍。有分别。出世间行。与此相违。善悟入。无障碍。无分别。由此道理。世出世行互有差别。云何出世行无有分别。而善悟入所知境界。由彼诸行现在前时。虽复现证见无常义。然不依名言戏论门见此是无常义。如无常行于无常义。余行于余义随其所应亦如是。
     述曰。问。十六行中下文以加行智为分别。其后得智亦分别为十六行。岂不相违。义曰。若以有漏无漏门无漏者无分别。后得智虽语言仍无分别收。加行虽无语仍是分别摄。若以名言非名言门。正智非分别。后得分别收。若以此义。加行应是无分别。以无言故。但以有漏门是分别收。摄论云。加行智如哑求受尘。此非语言。岂不相违。如前类释。更有后得智妨。思之。问戏论亦二重。如前可知。此中依初入圣前十六行说。名有随眠等。不尔无学身等。岂不作有漏十六行前。
     论。抉择分中法品第二。
     论。云何法抉择。
     述曰。科品次第如初卷解此品有二。初问后答。
     答中有二。初明三乘通法。后明菩萨别法。复次何因缘故十二分圣教中方广分名菩萨波罗蜜多藏耶下是。初文有三。初因前所诠谛理辨能诠教法。次如是三藏为谁所行境耶下乘前所辨以显能所缘行法。后云何于诸法中法善巧云何义善巧合辨文义等善巧。初中有二。初明十二分教。后明三藏相摄等义。
     论。法者。谓十二分圣教。何者十二。一契经。二应颂。三记别。四讽颂。五自说。六缘起。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广。十一希法。十二论议。
     述曰。初中。初标列。后别释。
     论。契经者。谓以长行缀缉略说所应说义。问。何故如来不广开演所应说义耶。答。如来观察十种胜利略说诸法。谓易可建立。易可宣说。易可受持。恭敬法故菩提资粮速得圆满。速能通达诸法实性。于诸佛所得证净信。于法僧所得证净信。触证第一现法乐住。谈论抉择悦智者心。得预聪明英睿者数。云何名为易可建立。诸说法者以无量门安立开示所应说义。今以略言易建立故。云何名为易可宣说。能以少言词广显大义故。如说能令心住等住。如是广说。易可受持者。令能闻者易受持故。恭敬法故菩提资粮速得圆满者。了知佛法深慧所证。即于是法深生敬爱。由敬爱门信等资粮速圆满故。速能通达诸法实性者。即由敬法方便力故。令其智慧转复猛利。渐能通达诸法实性。于三宝所得证净信者。由悟圣教妙善建立。于说者等净信生故。触证第一现法乐住者。于诸如来密意深义猛利加行正思量已。获得增上证欢喜故。谈论抉择悦智者心者。善能开发深隐义故。得预聪明英睿者数者。广大美称流布十方故。当知后二种合为一胜利。
     述曰。契经中有二。初辨。后问答。修多罗中唯言长行者。如涅槃经云始从如是我闻乃至欢喜奉行。皆是修多罗。并偈颂等是。未必唯取长行与此文违。彼涅槃约通相修多罗此论约别相修多罗。理实无违。智度论此论同。大论二十五同此。此中修多罗并三藏中修多罗何者宽狭。义曰。若以名为宽狭。三藏修多罗摄十二部经多故名宽。十二部经修多罗唯一法故名狭。若以体论宽狭。此中修多罗摄十二部经故宽。彼修多罗不尔。又以此义。此中修多罗摄三藏。三藏中修多罗不摄三藏等尽。
     论。应颂者。即诸经中或中或后。以颂重颂。又不了义经应更颂释故。名应颂。
     述曰。应颂中唯有中后而无先颂者。法师判是此中收。有义讽颂中收。
     论。记别者。谓于是处圣弟子等谢往过去。记别得失生处差别。又了义经说名记别。记别开示深密意故。讽颂者。谓诸经中以句宣说。或以二句。或三或四或五或六。
     述曰。问。讽颂中不说一句者。一句乃成长行非偈。成颂二句。为显二句亦得成颂。言三句。意未必欲取三句成。但显六句一颂半亦成。若尔。言三显六。何故复有六句之言。有解言三句显三句亦得成颂。又释言三但显于下六句成颂。复下言六句者。为显十二句成颂。不欲取六句。前三句中已显六故。若尔。六句已上。十二句已上。岂不成颂耶。答曰。亦成。此中但约少法为例。多颂并成。问。大论与此同泛作法也。
     论。自说者。谓诸经中或时如来悦意自说。如伽陀曰。若于如是法。发勇猛精进。静虑谛思惟。尔时名梵志。
     述曰。自说中无问自说既得成经。无答自问亦应成经。释曰。无问自说。是佛说。故成经。无答自问。异教主。非成经。若有异教主说。佛与问答者。成经。唯有无问自说。不有无答自问。
     论。缘起者。谓因请而说。随依如是補特伽罗起如是说故。又有因缘制立学处。亦名缘起。谓依如是因缘。依如是事。乃至广说。譬喻者。谓诸经中有比况说。为令本义得明了故。说诸譬喻。本事者。所谓宣说圣弟子等前世相应事。本生者。谓宣说诸菩萨行本相应事。
     述曰。本事中依智度论。宣说佛及弟子本。随形六道。为猿猴等事。本生中宣说佛及弟子实报身行菩萨行事。此中本事约弟子。本生约自身。义局。且别说也。
     论。方广者。谓菩萨藏相应言说。如名方广。亦名广破。亦名无比。为何义故名为方广。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所依处故。宣说广大甚深法故。为何义故名为广破。以能广破一切障故。为何义故名为无比。无有诸法能比类故。此方广等皆是大乘义差别名。由与七种大性相应。故名大乘。何等名为七种大性。一境大性。以菩萨道缘百千等无量诸经广大教法为境界故。二行大性。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广大行故。三智大性。了知广大補特罗法无我故。四精进大性。于三大劫阿僧企耶方便勤修无量百千难行行故。五方便善巧大性。不住生死及涅槃故。六证得大性。证得如来诸力无畏不共佛法等无量无数大功德故。七业大性。穷生死际示现一切成菩提等。建立广大诸佛事故。希法者。若于是处宣说声闻诸大菩萨。及如来等最极希有甚奇特法。论议者。若于是处无有颠倒解释一切深隐法相。以无颠倒一切法相论议经等深隐义故。如是契经等十二分圣教。三藏所摄。何等为三。一素呾览藏。二毗奈耶藏。三阿毗达磨藏。此复有二。一声闻藏。二菩萨藏。契经应颂记别讽颂自说。此五声闻藏中素呾览藏摄。缘起譬喻本事本生。此四二藏中毗奈耶藏并眷属摄。缘起者。宣说有因缘。建立诸学处。是正毗奈耶藏摄。譬喻等三。是彼眷属摄。方广希法。此二菩萨藏中素呾览藏摄。方广者。文义广博。正菩萨藏摄。希法差别难思广大威德最胜相应。是故亦是菩萨藏摄。论议一种。声闻菩萨二藏中阿毗达磨藏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3/5/5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卷第.. 下一篇《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卷第..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唯识学小组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安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