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2011年8月1日起马友生先生开讲《解深密经》敬请关注! 2010年9月21日起由马友生先生讲解《唯识三十颂》敬请关注! 为了让初学唯识法相的学者,对佛三时中道了义教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我们选择了一批重要经典,将分别与大家见面。 其目的是:同沾甘露相互共勉。所学经论录音在本网站《录音下载》栏目中可以下载收听。学习经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依《成唯识论》为主,包括《大乘百法明门论》、《五蕴论》、《八识规矩颂》)《摄大乘论》、《阿毗达磨杂集论》、《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相关经典 1.阿含经典 选学 2.般若经典《金刚经》 《心经》 《维摩诘经》 3.了义经典 《楞伽经》《华严经》选学 4.中观类 《十二门论》、《中论》 5.祖师类 《六祖坛经》、祖师语录、禅宗公案 6.圣言量
当前位置:唯识,唯识学,唯识学网,马友生,马老师讲经,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金刚经释义 -> 经论(原文)

TOP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卷第十六(四)
2012-07-01 23:57:55 来源: 作者: 沙门窥基撰 【 】 浏览:5762次 评论:13
     论。生所依处。即器世界。谓水轮依风轮。地轮依水轮。依此地轮。有苏迷卢山。七金山。四大州。八小州。内海外海。苏迷卢山四外层级。四大王众天三十三天所居处别。外轮围山虚空宫殿。若夜摩天睹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及色界天所居处别。诸阿素洛所居处别。及诸那落迦所居处别。谓热那落迦寒那落迦孤独那落迦。及一分傍生饿鬼所居处别。乃至一日一月周遍流光所照方处。名一世界。如是千世界中。有千日千月千苏迷卢山王千四大州千四大王众天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睹史多天千乐变化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世天。如是总名小千世界。千小千界。总名第二中千世界。千中千界。总名第三大千世界。如此三千大千世界。总有大轮围山周帀围绕。又此三千大千世界同坏同成。譬如天雨滴如车轴。无间无断从空下注。如是东方无间无断无量世界。或有将坏。或有将成。或有正坏。或坏已住。或有正成。或成已住。如于东方乃至一切十方亦尔。如是若有情世间若器世间。业烦恼力所生故。业烦恼增上所起故。总名苦谛。业烦恼力所生业烦恼增上所起者。此二句如其次第显有情世间及器世间俱是苦性。复有淸浄世界。非苦谛摄。非业烦恼力所生故。非业烦恼增上所起故。然由大愿清净善根增上所引。此所生处不可思议。唯佛所觉。尚非得静虑者静虑境界。况寻思者。
      述曰。净土以五门分别。一出体。三土体异。二释名得名。三能生因。四能生人。五诸门。维摩经。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谓此佛土以为不净等。佛足指案地。梵网经说。千叶华事。十地。后报利益。摩醯首罗智处生。涅槃经第一云。尔时三千世界以佛神力地皆柔软。无有坵墟土石沙砾等。第三因中。有漏无漏随本未因诸识所变别。无垢称云布施是净土等。依观经孝养父母等为因。依涅槃二十一下塗掃佛法地等生净土中。观经云临命终不遑念佛。遇善知识十念成就即得往生佛地。无性皆言胜出世间善根所起。余并远因。此为近正因。诸门者。即十八圆满等义。天亲往生论。二乘种不生。观经云。中品已得阿罗汉。彼论据定性不生。经据不定性。往生论。女人根缺不生。观经韦提希等五百女人同皆往生。彼云修因。通女生彼男身。此亦难解。皷音王经无量寿母名殊胜妙颜如何通无量寿经。五逆罪不生。观经说逆罪得生。彼云造逆断善者不生。造逆不断善者即生。又善趣已前常没造逆为下。故善趣位中遇缘造逆说之为上。如阇王等。亦忏悔等令罪灭生彼。此所生处不可思议唯佛所觉。即唯自受用土。及佛所变受余受土。尚非得静虑者等者。为非二乘等知。谓一切菩萨所见之土。况得寻思者能知之。又静虑者。即随下人所得妙定。不知上人土故。又诸菩萨名得定者。亦不知佛土本所因故。
      论。复次已略辩苦谛相。今当广显诸经所说苦相差别。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略摄一切五取蕴苦。生何因苦。众苦所逼故。余苦所依故。众苦所逼者。谓曾于母胎生熟藏间。具受种种极不净物所逼迫苦。正出胎时。复受支体逼切大苦。余苦所依者。谓有生故。老病死等众苦随逐。老何因苦。时分变坏苦故。病何因苦。大种变异苦故。死何因苦。寿命变坏苦故。怨憎会何因苦。合会生苦故。爱别离何因苦。别离生苦故。求不得何因苦。所希不果生苦故。略摄一切五取蕴何因苦。粗重苦故。如是八种。略摄为六。谓逼迫苦。转变苦。合会苦。别离苦。所希不果苦。粗重苦。如是六种。广开为八。转变苦中分三种故。若六若八。平等平等。
      述曰。生苦。瑜伽六十一有五。一众苦所随。谓地狱一向苦。傍生鬼界及胎生卵生生时。即此名苦所逼。此狭。彼宽。此必胎位逼迫故。依人道令生厌故。彼通实说。彼第二粗重所随故。即三界烦恼种子随逐生故。此说三摄八。故不说之。上界无苦苦故。彼第三。名苦所依。即此第二。第四烦恼所依。及第五不随所欲。此中不说。彼近故。非苦苦故。又此即此余苦所依。摄尽余一切法。如理披准。彼老五衰退。总是此中变坏摄。五谓盛色。气力。诸根。受用。寿量。
      论。问。如说三苦。此中八苦为三摄八八摄三耶。答。展转相摄。所谓生苦乃至怨憎会苦。能显苦苦。顺苦受法。苦自相义故。爱别离苦求不得苦。能显坏苦。已得未得顺乐受法。坏自相义故。略摄一切五取蕴苦。能显行苦。不解脱二无常所随。不安隐义故。
      述曰。五十五三八相摄。有二复次。初门同此。后门前七苦为苦苦因。七生烦恼。是坏苦故。据实三八相摄中。前生苦等四。为粗重所随等。上界非无以多逼迫。说显苦苦坏苦二。唯下有依欲界立前七苦。依三界立后一。亦无爽。
      论。问。如说二苦。谓世俗谛苦。胜义谛苦。何者世俗苦。何者胜义苦。答。生苦乃至求不得苦。是世俗谛苦。世间智境界故。略摄一切五取蕴苦。是胜义谛苦。由安立真如门出世智境界故。
      述曰。安立真如门者。谓依行苦为门。前方便道施设观真如。后后得智证知行苦。名彼境界。或后得智差别安立真如理而得为门。证知此为行苦故名胜义。由理无之门知逼迫故。
      论。复次。诸观行者。于苦圣谛。以四种行观察共相。谓无常相。苦相。空相无我相。
      述曰。第二明其四行中分二。初解四共相。后问前说。无常下重逐前难解。初中有二。初标后释。释中分段。一一应思。
      论。无常相者。略有十二。谓非有相。坏灭相。变异相。别离相。现前相。法尔相。刹那相。相续相。病等相。种种心行转相。资产兴衰相。器世成坏相。
      述曰。十二种无常中分三。初七通内外。次三唯内。后二唯外。初七中分二。初一观所无。次六观所有。观所有中分三。初二观微细无常。次一观外粗无常。后三观世无常。现在当来过去如次。次三观内中。初观总自体。次观分段转变。后观微细心行。外二中可知。
      论。非有相者。谓蕴界处于一切时我我所性常非有故。言无常者。是非有义。由苦圣谛。恒无有我我所自性无者。是除遣义。常者。是一切时义。以常无故。名曰无常。坏灭相者。谓诸行生已即灭。暂有还无故。变异相者。谓诸行异异生。由不相似相续转故。别离相者。谓于诸行失增上力。或他所摄执为已有。以于资具等事。或时自在失坏。或他陵夺为已有故。现前相者。谓正处无常。由因随逐今受无常故。法尔相者。谓当来无常。由因随逐定当受故。死无常性。决定当受。刹那相者。谓诸行刹那。后必不住。诸行念念劣得自体无间必坏故。相续相者。谓无始时来诸行生灭相续不断。由无始生死展转相乘轮迴不绝故。病等相者。谓四大时分寿命变异。由四大乖违齿发疏落等住时势尽故。
      述曰。粗相四大变。病也。时分变。老也。寿命变今处死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4/6/6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卷第.. 下一篇《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卷第..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唯识学小组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安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