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六处有二种业。一摄诸有情自体圆满。二与触作缘。摄诸有情体圆满者。由彼生已余根无缺故。触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于所受用境界流转。二与受作缘。令有情于境流转者。依此为门受用顺乐受等三种境界故。受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于所受用生果流转。二与爱作缘。令有情于受用生果流转者。由此为依受用种种可爱等业异熟故。与爱为缘者。希求与此和合等为门诸爱生故。爱有二种业。一引诸有情流转生死。二与取作缘。引诸有情流转生死者。由彼势力生死流转无断绝故。与取作缘者。爱味求欲为门于欲等中贪欲转故。取有二种业。一为取后有令诸有情发有取识。二与有作缘。为取后有发有取识者。为那落迦趣等差别后有相续不断令业习气得决定故。与有作缘者。由此势力。诸行习气得转变故。
述曰。发有取识者。彼云发于有支取识谓取支同时识。明地狱等五趣差别令后有不断释上为取后有。令有支业习气得决定果释上发有取识。亦可取识者。由取支发有业令未来识支得现前故名取识。由此取支润业力故。诸行支习气既为取。润转成有支。故言转变。或取者漏义。即有漏业。业即识故。发有漏之业。此同上解。
论。有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后有现前。二与生作缘。令后有现前者。能引无间余趣故。与生作缘者。由此势力余众同分转故。生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名色六处触受次第生起。二与老死作缘。令名色等次第起者。能引后后位差别故。与老死作缘者。由有此生彼相续变坏皆得有故。老死有二种业。一数令有情时分变异坏少盛故。二数令有情寿命变异坏寿命故。支杂染摄者。若无明若爱若取是烦恼杂染所摄。若行若识若有是业杂染所摄。余是生杂染所摄。问。何故识支业杂染摄耶。答。诸行习气所显故。
述曰。三杂染如唯识解。瑜伽九云。三烦恼。二是业。余是苦作业。有说摄大乘等唯说三烦恼。唯识说行有一分业也。七有一分苦。今准此三文不同。以识业通二故。
论。义者。谓无作者义、有因义、离有情义、依他起义、无作用义、无常义、有剎那义、因果相续不断义、因果相似摄受义、因果差别义、因果决定义、是缘起义。谓离自在天等作者故是无作者义。以无明等为因故是有因义。无自然我故是离有情义。讬众缘生故是依他起义。众缘作用空故是无作用义。以非恒故是无常义。生时过已无暂住故是有剎那义。因剎那灭果剎那生时分等故是因果相续不断义。不从一切一切生故是因果相似摄受义。从非一一类因非一一类果生故是因果差别义。于余相续不受果故是因果决定义。
述曰。义中有十一门。依提婆菩萨破外道论。此中第一是韋陀论师六师论中迦罗鸠驮外道计。彼立梵天能出生一切。与一切法为因梵天为作者。论文解于彼云大自在天等缘。故知一切皆立不平等因。皆在此中。第二破尼乾子不须修因见。谓八万劫自然解脱。第三破自然我那邪修摩计。彼立我为诸法因。第四破阿耆多见。彼诸法不从因得自然而有。不从缘生。第五破胜论师。立我外别有作用句。立诸法有实作用。(问此是何句。)第六破僧佉计冥性是常能与二十三谛为因。第七破正量部因果剎那长短。第八破上座生灭同世。或经部明异熟因果不同世仍无去来义。释果时无因因时无果难。唯识第三卷。第九释外道等四大生一切物。故云一切诸法互相生难。显功能決定相似相生故。第十释小乘等一因一身果等难。今显多因于一身一类果生如五无间果一身受。一因于多身多类果生如生报等多身受。从初为名名生报业。一因生一果。多因业于多身之类果生。成四句义。准此释文。即便易解。第十一释既尔不定业应名何报等难。显定生唯生。定后唯后。若不定者。可有转义。初六破外道。次二破小乘。后三释妨难。虽非无因作用等。非从一切一切果生。非从一因唯一果生。于余相续亦不得受果。论是故如是说。即瑜伽第十说。
义中十一门。初一破不平等因。第二破无因论。第三破我即蕴相。第四第五显有功能缘。无作用缘。第六第七显体无常非常住不同僧佉等。此二破常见。第八破断见。因果不断故。第九破因果互通生。第十破诸一因唯一身受果计。第十一释此一因多身受果妨难。准下甚深初复次解此为五段。准下甚深中第二缘。次难四是。此中五义。破他余类。此中第七第五第三第一。如下次配下四。总显有因。即遮第二无因故。合为五。余之五门。对破他以显自宗。通明缘起八门分为二。初六眀染法。后二明净法。前六门又分三。初二唯内别总法。次二唯外别总报。后二內外。二缘法。唯内别法。爱非爱内外通法故。瑜伽云。十二支摄识生。爱非爱二。各一分摄。内死生全。余不相摄。其清净顺无漏故不说。
论。甚深者。因甚深故相甚深故生甚深故住甚深故转甚深故。是甚深义。谓即由此无作者等义。显缘起法五种甚深。由二种义显因甚深。对治不平等因无因论故。由一种义显相甚深。是无我相故。由二种义显生甚深。虽从众缘果法得生然非彼所作故。由二种义显住甚深。实无安立显现似住故。由四种义显转甚深。因果流转难了知故。又诸缘起法虽刹那灭而住可得。虽无作用缘而有功能缘可得。虽离有情而有情可得。虽无作者而诸业果不坏可得。是故甚深。业果不坏者。虽内无作者而有作业受果异熟。又诸缘起法不从自生不从他生不从共生非不自作他作因生。是故甚深。不从自生者。谓一切法非自所作。彼未生时无自性故。不从他生者。谓彼诸缘非作者故。不从共生者。谓即由此二种因故。非不自作他作因生者。缘望果生有功能故。又有差别。谓待众缘生故非自作。虽有众缘无种子不生故非他作。彼俱无作用故非共作。种子及众缘皆有功能故非无因生。是故如是说自种有故不从他。待众缘故非自作。无作用故非共生。有功能故非无因。若緣起理非自非他遣双句者犹为甚深。况总亡四句。是故缘起最极甚深。
述曰。甚深中十地论有一二三四句。与此第三复次同。
论。差别者。谓识生差别故、内死生差别故、外谷生差别故、成坏差别故、食持差别故、爱非爱趣分別差别故、清净差别故、威德差别故、是差别义。识生差别者。谓眼色为缘眼识得生。如是等。内死生差别者。依有情世间说。谓无明等为缘能生行等。外谷生差别者。谓种缘芽芽缘茎。如是展转枝叶华果次第得生。成坏差别者。谓一切有情共业增上力为缘大地等生故。食持差别者。谓四食为缘三界有情相续住故。爱非爱趣分别差别者。谓妙行恶行为缘往善恶趣故。清净差别者。谓顺解脱分善为缘生顺抉择分善。如是见道等渐次乃至得阿罗汉果。或外从他闻音内如理作意为缘发生正见次第。乃至诸漏永尽。威德差别者。谓内证为缘发神通等最胜功德。由此差别。应随广说诸行缘起。
述曰。差别八门。如大论第十。有漏三性等义可知。彼以十二支摄二一分一全分。
论。顺逆者。谓杂染顺逆故、清净顺逆故、是说缘起顺逆。杂染顺逆者。或依流转次第说。谓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