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染污。为舍执著离烦恼我故。观察不染污。云何过去。几是过去。为何义故观过去耶。谓自相已生已灭故。因果已受用故。染净功用已谢故。摄因已坏故。果及自相有非有故。忆念分别相故。恋为杂染相故。舍为清净相故。是过去义。因果已受用者。谓已生故。已灭故。如其次第。染净功用已谢者。谓如现在贪等信等。令心染净功能无故。摄因已坏者。置习气已方灭故。果及自相有非有者。谓于今时所引习气有故。能引实事无故。忆念分别相者。谓唯有彼所缘境相故。一切一分是过去。除未来现在及无为故。为舍执著流转我故。观察过去。
述曰。三世中恋为染相舍为净相者。谓贪缚为染。于断舍缚为净。未来中准可知。然此通依种现及唯识三世。已明诸忆念分别相是唯识故。瑜伽第三有种子法三世。但是道理三世。此卷前六通中宿命等。为神通三世。如唯识第三。此中唯约小三世。六十六中亦有大小内外等异。
论。云何未来。几是未来。为何义故观未来耶。谓有因非已生故。未得自相故。因果未受用故。杂染清净性未现前故。因果自相有非有故。希为杂染相故。不希为清净相故。是未来义。有因非已生者。为简无为。彼虽非已生而无因故。未得自相者。自体未生故。因果未受用者。谓彼种子未作所作故。彼性未生故。一切一分是未来。为舍执著流转我故。观察未来。云何现在。几是现在。为何义故观现在耶。谓自相已生未灭故。因果受用未受用故。染净现前故。能显过去未来相故。作用现前故。是现在义。因果受用未受用者。谓因已灭故。果犹有故。能显过去未来相者。谓现在世是能施设去来世相。所以者何。依止现在假立去来故。约当得位假立未来。约曾得位假立过去。作用现前者。谓眼等法正为识等所依等事故。一切一分是现在。为舍执著流转我故。观察现在。问。何故过去未来现在说名言事非涅槃等耶。答。内自所证不可说故。唯曾当现是言说所依处故。所以者何。因说过去等事遂显经中三种言事。谓依三世建立非涅槃等。由彼内自所证离名言故不可宣说。又唯去来今是见闻觉知言说所依处故。
述曰。因显经中三种言事。谓阿毗达磨经也。若此卷初一切皆待名言。即涅槃亦有名。七十三一切法不可言。三世亦离名。何故此中及涅槃二十三卷云是大涅槃强而立名。对不言诸法。以言依与言同有为世摄。相似故说三世为言依。唯识第三及七十三等说不得法自体言一切法皆不可言。不相违也。如俱舍第一解。
论。云何善。几是善。为何义故观善耶。谓自性故。相属故。随逐故。发起故。第一义故。生得故。加行故。现前供养故。饶益故。引摄故。对治故。寂静故。等流故。是善义。
述曰。善中十三善。准唯识第三唯云四种。即种子不相应等。皆等起中摄。由此种子可有随本识是无记。故亦名随逐。此中义用分之立余八种也。十三种分四。初四种类摄。次三别类摄。次三世间善。次三出世善。
论。五蕴十界四处一分。是善。十界者。谓七识色声法界。四处者。谓色声意法处。
述曰。色声等通善者。如前数说。
论。为舍执著法合我故。观察善。自性善者。谓信等十一心所有法。相属善者。谓彼相应法。随逐善者。谓即彼诸法习气。发起善者。谓彼所发身业语业。第一义善者。谓真如。生得善者。谓即彼诸善法。由先串习故。感得如是报。由此自性。即于是处不由思惟任运乐住。即于是处者。谓于信等处。由此自性不由思惟者。谓无功用。不假善友力等。任运乐住者。非唯欲乐是生得。亦信等俱任运起故。
述曰。即于是处谓于信等处者。彼云谓即受信等果处。处谓处所。今解如五十五。信于决定时生。乃至摄众生时有不害。此等即生信等处。即于是处者谓于信等处者。五十五说十一善于六时起。谓于决定时有信。止息染时有惭愧。善品时有三善根精进。世间道时有轻安。出世道有不放逸舍。摄众生时有不害。
论。加行善者。谓依止亲近善丈夫故。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修习净善。法随法行。修习净善者。谓于正法中一切闻等所生善法。
述曰。加行善中。修习净善是总。法随法行亦是总。通三慧。如说修行。法谓灭谛。随法谓道谛等。或道谛法是随。灭谛法行。唯有修道谛。如摄大乘等说。即四亲近行也。
论。现前供养善者。谓想对如来建立灵庙图写尊容。或想对正法书法藏与供养业。
述曰。现前供养。即住持三宝。然略不说僧。或与供奍。即供僧也。
论。饶益善者。谓以四摄事饶益一切有情。引摄善者。谓以施性福业事及戒性福业事故。引摄生天乐异熟。引摄生富贵家。引摄随顺清净法。引摄生天乐异熟及生富贵家者。显得尊贵因。引摄随顺清净法者。显得涅槃因。
述曰。引摄善中。此唯说散善。瑜伽亦说修。此中准俱舍业品。有施性福业非事福事非业业事等。如彼论说。生天生富贵家。是福分善。顺清净法是解脱分法。引摄善中。瑜伽第十及准不善。应言得人天引果。三恶趣别报果。以对方便善。略而不论。
论。对治善者。谓厌坏对治。断对治。持对治。远分对治。伏对治。离系对治。烦恼障对治。所知障对治。此诸对治。后当广释。
述曰。四对治六十三伏离对治二障对治。此上三对治各摄义周。据义别说漏等。如理应知。下第九中释。
论。寂静善者。谓永断贪欲。永断嗔恚。永断愚痴。永断一切烦恼。若想受灭。若有余依涅槃界。若无余依涅槃界若无所住涅槃界。如是皆名寂静善法。等流善者。谓已得寂静者由此增上力故。发起胜品神通等世出世共不共功德。
述曰。寂静善中乃至想受灭。此性定障一对。不言不动者。定障未尽故。或未必此中唯取无为。即灭定为体极寂静故。若断定障即亦此摄。涅槃或说一谓大般。或说二谓有无余。及息处二。或大小二。如涅槃经。或说三。此论中说得位。或说四。成唯识中成得合说故。或说五涅槃。更加方便净。涅槃如下灭谛中。(谓三种涅槃。如下灭谛中说。) 然有余无余因果及无住处体二说。如唯识第十。方便净即真如因方便。显净义边说。无别体也。如唯识第十。无方便净体。
论。云何不善。几是不善。为何义故观不善耶。谓自性故。相属故。随逐故。发起故。第一义故。生得故。加行故。现前供养故。损害故。引摄故。所治故。障碍故。是不善义。五蕴十界四处一分。是不善。为舍执著非法合我故。观察不善。自性不善者。谓除染污意相应。及色无色界烦恼等。所余能发恶行烦恼随烦恼。此复云何。谓欲界系不任运起者。是不善。若任运起能发恶行者。亦是不善。所余是有覆无记。相属不善者。谓即此烦恼随烦恼相应法。随逐不善者。谓即彼习气。发起不善者。谓彼所起身业语业。第一义不善者。谓一切流转。生得不善者。谓由串习不善故。感得如是异熟。由此自性。即于不善任运乐住。加行不善者。谓依止亲近不善丈夫故。听闻不正法。不如理作意。行身语意恶行。现前供养不善者。谓想对归依随一天众已。或杀害意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