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卷第十二
沙门窥基撰
论。复次。蕴界处广分别云何。嗢柁南曰。实有性等。所知等。色等。漏等。已生等。过去世等。诸缘等。云何几种为何义。
述曰。初颂总举次长行释。长行中分为七段。以能等为七。所等多少随之。实有中所等有三。一假有二世俗有三胜义有。并能等有四。所知中所等有二。一所识。二所通达。并能等有三。色中所等有五。一无色二有见三无见四有对五无对。并能等有六。有漏中所等有十一。一无漏二有诤三无诤四有染五无染六躭嗜七出离八有为九无为十世间十一出世。并能等十二。已生中所等有七。一非已生二能取三所取四外门五内门六染污七不染污。并能等八。过去中所等有十四。一未来二现在三善四不善五无记六欲界七色界八无色界九有学十无学十一非学非无学十二见所断十三修所断十四非所断。并能等十五。缘中所等有十一。一四缘二同分三执受四根五苦苦六坏苦七行苦八有异熟九食十有上十一无上。并能等十二。此等六十之门。体义同故。类类各殊。不假征其所等多少。六十五六以五十八门分别。显扬第五。三十四门分别。多少不同。至文当出。其同者更不出之。然五十六等。蕴界处各各别明。诸门分别既非总故。不可征之。必须下是。然第一百卷。亦有诸门。宜勘彼论。六十五建立。一实有。二假有。三有色。四无色。五有见。六无见。七有对。八无对。九有漏。十无漏。十一有诤。十二无诤。十三有染。十四无染。十五躭嗜。十六出离。十七世间。十八出世间。十九堕。二十非堕。二十一有为。二十二无为。二十三所知。二十四所识。二十五所缘法。六十六建立。二十六四食住持法。二十七有异熟。二十八无异熟。二十九有因。三十无因。三十一有果。三十二无果。三十三缘生法。三十四内法所慑。三十五名色所摄。三十六执受。三十七非执受。三十八大种所造。三十九非大种所造。四十有。四十一非有。四十二有上法。四十三无上。四十四应修法。四十五去。四十六来。四十七今。四十八欲界。四十九色界。五十无色界法。五十一善。五十二不善。五十三无记法。五十四学。五十五无学。五十六非学非无学。五十七见道所断。五十八修道所断。五十九非所断法。六十甚深法。虽以前已广别建立蕴。仍未总立。五十六蕴中建立。一有色。二有见。三有对。四有漏。五有为。六有诤。七有味。八耽嗜。九世间。十堕界。十一过去。十二未来。十三现在。十四内。十五外。十六粗。十七细。十八劣。十九妙。二十远。二十一近。二十二欲界。二十三色界。二十四无色界。二十五善。二十六不善。二十七无记。二十八学。二十九无学。三十非学非无学。三十一见断。三十二修断。三十三无断。无色等翻前十门合四十三翻前有色等十门。四十四释蕴积聚义四义释。四十五名色名名所由。四十六摄。四十七相应。四十八诸蕴假实界中建立界。一相文小违对法。一实有。二假有。三眼及界四句。四同分彼同分。五合不合能取。六唯所取亦能取。七因助能取。八欲界。九色界。十无色界。十一通三界。十二执受非执受。十三种种界非一界无量界。十四界义。十五涅槃及空名界。十六由何说界。十七因谁分别。十八有色无色等十门。十九根见识见耶。(当对法第二此少好) 二十次第。二十一问答分别中色界鼻舌所以。(当对法第二) 二十二第二定既无寻伺如何生根识等。(文大好) 二十三眼耳等生一一所由。(当对法第二) 二十四识依一根为二耶。(当对法第二) 二十五眼根及识成因果性。二十六生欲界诸天决定有。二十七色界诸界決定有。处以八门。(大好)
论。问。蕴界处中云何实有。几是实有。为何义故观实有耶。答。谓不待名言此余根境是实有义。一切皆是实有。为舍执著实有我故观察实有。所以建立此三问者。为断相事二愚及增益执故。云何实有者辩实有相为断相愚一切实有者为断事愚。舍著实我者为断增益执如是余处如理应知。不待名言根境者。谓不分别色受等名言而取自所取义。不待此余根境者。谓不待此所余义而觉自所觉境。非如于瓶等事要待名言及色香等方起瓶等觉。
述曰。不待名言根境等者。此中总意。谓若根不待名言而能取自所取境。若境不待名言而能为自根取。皆是实有。故总合言。不分别是色受等名言。而取自所取义。义言境也。若此根不待于所余而能觉自所觉。若此境不待于所余而能为自根觉。皆是实有。故总言合不待此所余义而觉自所觉境。如言瓶。境待瓶名方能为自根所取显自瓶用。此瓶体要待色香等余方能为自根所觉之境。谓瓶无体唯有其名。待色香等方成瓶用故是假有。色等不然故是实有。六十五云。谓若诸法不待所余不依所余施设自相。是实有相。若待若依。是假有相。如待色依色施设我等。我等故假色等是实。乃至待有为诸法相事。假立生等。广说二十不相应唯待依色。假立虛空虚空无为。唯以名中间不转为待为依假设无想灭定等。彼释此者。以就理而论。一切实有者谓真如。真如不待名余故。举色受等。意在所依真如。彼又释。唯五识及同时意并定心取现量境不待名言此余。故实有。若比非量。不得法自相。待名及余。故皆假。第一百说实有相。与此亦同。唯识第二。言法之自相假智及诠。俱不能著。故现量所得是实。余是假有。此解稍好。六十五中。唯言若依清净色识所行色现量所行。若余所行名非现量所行者。此据多分散心位说。泰法师云。正智不待名及不待后得智余。缘真。是实。后得智不待名及余正智。缘诸法。是实有。若待便假。今解正智不待后得依他名及余。能缘。故实。后得不待遍计名及余缘故实。翻此为假。佛地亦有此文。此中诸释皆是小分。言一切者。少分一切。非瓶盆等亦实有故。不待名言及此余之一切故。
论。云何假有。几是假有。为何义故观假有耶。谓待名言此余根境是假有义。一切皆是假有。为舍执著实有我故。观察假有。
述曰。假中立一假。二假。两种三假。四假。六假。一假者。此中等待名为假。诸法诠得皆待名故。待此余者。互相形待方得显故。此二义。一切法皆假。乃至涅槃亦有名。佛地第三。广百论。说一切法假亦同于此。谓观待一假。二假者。于前假中分待名及此余为二。待名有三。一者体无。待名安立。谓计所执。余二便实。二者体无。待生待名方得起。即依他亦假。待名言熏习而体方有故。三体无待名方显有时或失彼名。如瓶若破失瓶名故。非如青等名无碍转一切不失故。无为中择灭等假。有为中随其所应。瓶等忿等皆是假有。此第二应第三。此第三应第二门说渐次法等。此依六十五。有此后文。其待此余。亦为三重。准名为之。有有体假无体假。无为中真如有体。虚空等无体故。有为中色等有体。瓶等无体。余类可知。故有二假。三假者。一种三智品三假品。仁王经亦有。一名假。即能诠名。二受假。即有情是。今大般若云有情假。三法假。唯五蕴缘生法。即前二假别开能诠所诠。所诠类多。或依总法立受假。依别法立法假。或今大般若二种二假者唯识第八三假。一聚集。二相续。三分位假。于第三待所余。假类差别。其择灭等。即分位假。不尔。以通无为。勘之体如彼出。四假者。大智度论。一因生假。亦名缘生假。从前生后。如因善恶生苦乐等。二因成假。亦名缘成。是有为通有无体。众生无体善有体故。三相待假。亦名相形。谓如有无相待等。四相续假。诸有为法前后相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