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卷第十一
沙门窥基撰
论。云何建立处。谓十色界。即十色处。七识界。即意处。法界。即法处。由此道理。诸蕴界处三法所摄。谓色蕴法界及与意处。由色蕴摄十色界。法界即摄法界。意处摄七识界。是故三法摄一切法。
述曰。明建立门中。大文有二。初本论明建立。后论本问答辨。建立中有二。初建立三。后明法摄。上来别建立三己。下当第二明法摄。于中有二。初明摄。此是也。后释论师傍乘义辨。
论。如是建立蕴界处已。今乘此义。应更分别。
述曰。下有三。初结前生后发端。次问答。后总结。此初也。问答明第二文中有八段。一问界增減。生识即是因前问故。二问识之用。段食等义因便显故。成味及触便一身识用取故。
此中但说香味一所作。一云无此显二者。谓闻大香臭境亦有无用。故此中说三说有见。声间断等是间断声。因此为一问故。谓问言。若有顿发。应能顿闻。何故闻近障声不已明了。四问具分别。 五八种识得名。六问能见者。七问蕴性狭。八问立三科。
论。问。眼耳与鼻各有二种。云何不立二十一界。答。彼虽有二。然界不别。所以者何。其相相似。俱眼相故。所作相似。俱于眼境眼识一所作故。如是耳鼻随理应知。为身端严。各生二种。
何以故。如是分布一界二所。身得端严。不由余故。问。为常依一。一眼故眼识得生。为亦依二耶。答。亦得依二。明了取故。所以者何。若俱开二。眼取色明了。非如开一。譬如一室俱然二灯。同发一光照极明了。如是一光依二灯转。当知此中道理亦尔。
述曰。分段有三。一答不立二十一。二解有二所以令识各明。三依多少论。俱于眼境眼识一所作故者。谓二眼于境一所作同转故。又共能生一识于境一所作缘故。此中但取端严故立相名。耳鼻根各二。已取分明。若为分明。舌身应尔。可三处相稍异相资。故为端严。各生二种。若二舌二身说非一体。以舌力资身稍相近故。二灯同发一光。二大造一造色。然见多影。行处异故。
论。问。于一一根门。种种境界俱现在前。于此多境。为有多识次第而起。为俱起耶。答。唯有一识种种行相俱时而起。若诸段食与舌根合。当知身舌二识恒惧时起。又声间断故。不从异处展转生起相续往趣余方。然譬于灯置在自处。能于一时随其势力遍发光明。声顿遍发。理亦如是。问。何故于近障声闻不明了。答。声有对故。于障细隙微少而生。故不明了。
述曰。第三文境有差别因前起问。于近障声闻不明了者。一问近。二问障。答中以有对碍故不明了。由被他碍不能相击顿发故。以有对故。细隙微少。生不明了。若处大空旷。多相入耳。可得明了。近耳相通。除隙微现少。声复微少。而入耳中。故不明了。随应诸文配取。五十四第三本地分等皆说声顿遍发如灯光。佛地论云非如灯舒光至彼。何以相违。今且解。此真实理。彼随顺理。又少分喻。速疾状如顿发。真实灯光渐次而往。佛地为正。
不尔。如何灯无光灭质坏声在。不可难云日虽没光犹在。非击放光质犹在故。声必击起。质减声在。
论。问。于六识中。几有分別。答。唯一意识。由三分别。故有分别。三分别者。谓自性分别。随念分别。计度分别。自性分别者。谓于现在所受诸行自相行分别。随念分别者。
谓于昔曾所受诸行追念行分别。计度分别者。谓于去来今不现见事思构行分别。
述曰。三分别。且问六识。据通说者实八识为问。一释名。一名。自性依主释。自性境故。计度持业亦依主。瓶及五根尘俱缘现在皆此所摄。有漏他心智亦尔。随念分别。彼云以念为体亦持业。 今云亦有其慧。以此中说是有相分别故。瑜伽第五云寻伺差别谓七分别。故或是思或是慧。设从假说是寻伺者。今名随念如四念住相应得名。即邻近释。二体者。彼师如小乘。今解自性有二种。一五识意识第八识为体。二寻伺及诸意为体。摄论破上座部师色为意根。即言五识无显示随念。不言自性明五识身有自性分别。此中复说自性即是有相所摄。瑜伽说是寻伺自性故。以五识同时意识相应寻伺为体。随念计度皆以寻伺为体即有相故。若尔。二定已上应无后二。故知上界者并以慧为体推度分别故非思。下界者通以寻伺及思慧为体。非必俱故。第七名计度。
非必亦俱故。第八亦自性故。第六有不与慧俱。随念计度应非意识。以上依摄法尽名总不摄尽。并以寻伺为体。即七分别故。下地心广意识亦尔。不取五识缘他心故。一地不尽。二识不尽。
三行相不尽。上下相望。地不尽。自地相望。识不尽。自识相望。行不尽。三约识分别自性。五识二说如前。随念计度。皆唯第六。然第七识彼说无三。今言有计度。染污分别既通第七。
计度摄彼故通第七。八识无三。或许有自性无失。如五识身。具三者唯第六。非遮五识等。有一三界心心所有分别故。然有说五识无三以此中说自性是有相任运是五识故。
摄论又言唯一意识有分别故。摄论从他为论。非我大乘许五识中有自性分别。第八亦无如五识故。四三界。皆通三界。意第八识自性分别故。五与五受俱。六别境俱。七通三性。
八善俱染不定四俱。九定散分别。彼云。初二通定散。计度唯散。今解并通。定心缘现在是自性。余理通定散。十漏无漏者。瑜伽第五云。七种唯分别。故唯有漏。即七分别故。
论。复有七种分别。谓于所缘任运分别。有相分别。无相分别。寻求分别。伺察分别。染污分别。不染污分别。初分别者。谓五识身如所缘相无异分别。于自境界任运转故。有相分别者。谓自性随念二种分别。取过现境种种相故。无相分别者。谓希求未来境行分别。所余分别。皆用计度分别以为自性。所以者何。以思度故。或时寻求。或时伺察。或时染污。或不染污。种种分别。
述曰。七分别中。何故五识不名有相名任运也。以五定随境生。余识不尔。有相通有二行相。
七分别。依对法依前六识论五识唯缘现在名任运。意识中缘三世有故分二。过现有境名有相。未来有境名无相。于三世无境分四皆计度故。依已受未受显别故二。无境体无不可依境以分但随行相粗细染不染位四。故不增减。若依瑜伽唯依意识分七。于三世曾有境分有相无相根熟善言未熟不善言以分此二。唯于现境势任运一种。三世粗细行相以分二。染不染以分二。不说后四皆是计度。染污等言。仍言过去顾恋行。未来希求行。现在执著行。故八分别等。皆应废立。三七分别废立中。何故唯说三七非增减耶。答。据实而言。诸无漏心不名分别。非虚妄故。皆印证法故。诸有漏心皆悉虚妄。设有定心印证于境。犹未分明相从。总说并名分别。唯谈自性唯应立一。俱名虚妄分别故。中边云。三界心心所。是虚妄分别。瑜伽解五法中。亦立一分别。此以一切有漏心心所为体。依一切法有体有义故有此差别能缘分二。摄论第四云缘体者名自性分别。缘义者差别分別。或依境境中有总有别。七十三云一无差别二有差别。此皆依境。或依境中体用差别开体合用分之为三。谓我法用体用相。随应彼开合。用依体起。合用开体。或依三世已受未受二境别故分之为三。去现二世皆有二境未来唯有未受之境。其未受境三世无差已受境中去现二别故。依此义立三分别。谓自性等随义配之。此依三世已受未受差别无差以分三相。或应立四。境有体义分自性及差别。计有暗明分有觉无觉。如摄论第四说。或依境行。分体义分二取以开四种。七十三说。计自性差别。计能所取。二取中皆有体义。体义中皆有所取。或分五种。依能诠所诠交对各对开合为五。谓依名计名依义计义各对也。依名计义依义计名交对也。此四为开合。说依二计二。如摄论说。七分别。一名体。名思可知。体者。任运分別以五识及寻伺为体。此云五识瑜伽第五是寻伺故。第八既任运故。四法为体。后六。准瑜伽皆寻伺。今义通七三界皆有。六七并有故。即染污心三种为体。通有六七。余五意寻伺三法为体。余六皆寻伺。如瑜伽。彼云无相分别以贪为体希求欲贪相故。下云于未得境起希乐爱故。此皆不然。即立唯染。违瑜伽故。此体准前亦有尽不尽。不尽有三。一地。通二定上故。二识。通第七八识故。三行相。非一切识皆有寻伺故。二识分别。任运通七识余六唯第六。瑜伽第一云意不共业谓七分别。此论说任运是五识故。第八准义成立。余唯第六可知。第七唯染污。第八等皆不相应。若例同可有任运。互无之理可知。三定散门。有相通定。二分别为体故。余皆散。或无相亦定。非唯染故。定亦得缘未来生故。今解唯除染污分别不通定。余皆通定散。瑜伽任运缘现境意不共故。四明三七宽狭。彼云。七宽。任运是五识故。今解三七无宽狭。瑜伽第一说第六识亦有任运故。摄论说自性五识亦有故。即知任运及自性各通六识瑜伽摄论对法三文合故。又解。五识无自性。即七宽三狭。若五识非任运。即三宽七狭。自性五有故。五漏无漏者。唯有漏。无漏心非分别故。六三性者。染污唯通二性。除善。不染污除二性。唯善。余通三性。彼云。无相亦通三性。如何前说体唯欲贪。七诸受等唯三。应知。然应如瑜伽第一广解七别相。分别。有立八分别。显扬十六说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