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义。此四更增苦受。意有苦故。许地狱中亦有眠故。五别境俱者。四皆五俱。不相违故。六善俱起者。悔眠十俱。除轻安故。寻伺皆俱。通定有故。七本惑俱转者。悔惟痴俱。贪等细故。余三十俱。行不乖故。八随惑相应者。悔后十俱。余各为主故。余三二十俱。行容顺故。九三性分别者。皆通三姓。无记业中亦生悔故。十二善所摄者。有义。悔眠唯生得善。行相粗鄙及昧劣故。寻伺通二。有义。悔眠亦加行善。闻思位中有悔眠故。此说为正。十一二无记有者。眠寻伺三。皆通染净二无记摄。恶作非染。解粗猛故。有四无记。一异熟生。二威仪路。三工巧处。四通果。悔唯中二。眠除第四。寻伺除初。此依业果异熟生说。法执等类亦是初者。随应具四。十二三界所系者。悔眠唯欲。寻伺亦通初静处。有余界地法皆妙静故。十三上下相起者。悔眠。生上必不起下。寻伺。上下亦起上下。此依多分非尽理说。色界中有悔修定故。出此生上有起下悔。或前义正。中有位俱无容起故。十四上下相缘者。下上寻伺能缘上下。有义。悔眠不能缘上。有义。此二亦得缘上。悔修定故。梦曾更故。后说为上。十五有学等摄者。悔非无学。余通三种。顺彼有故。十六见所断等者。悔眠唯通见修所断。见力起故。若已断故。名非所断。即无学眠非所断摄。寻伺皆通见修所断。有义。寻伺唯是有漏无非所断者。彼因果故。有义。寻伺亦无漏。显扬第二说正思惟是无漏故。又说正思惟令寻求等故。十地第一说。正思惟言说因故。未究竟位于药病等未能遍知。为他说法必假寻伺。
非如佛地无功用说。故此二种通因无漏。引证会违。如唯识第七卷说。此四不定。如瑜伽论第一第五第十二五十五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七十三八十九。瑜伽释第一。显扬第一第二。十地第一。此论此处及第二第十。五蕴论。唯识第七。随应广说。其缘谛相。有无事缘有无漏境。名事所缘有异熟等。皆应准思。恐烦且止。
论。 复次。诸善心所断自所治为业。烦恼随烦恼障自能治为业。
述曰。随別解释诸心所中。大文有三。此即第三释善染法共相作业。善法强胜断障染为业。染法迷境。障善为业。此论本文。下释师解。
论。如信惭等能断不信及无惭等。
述曰。此释善法断障之业。信断不信乃至不害能断于害。十一善法。各有所断。此依别治。如前已说。
论。贪等烦恼能障无贪对治等法。谓障碍彼令不生故。
述曰。解染障中本惑作业贪障无贪。乃至邪见能障正见。各有所障。如前已说障碍善法令不生故。
论。当知忿等诸随烦恼能障慈等。各别对治亦尔。
述曰。释前随惑能障之业。忿障不忿。乃至恶慧能障善慧。如前已说。显扬第四云。慈体无嗔。悲体不害。喜体不嫉。此三皆是无嗔一分。舍以无贪无嗔一分为体。今释论师以别障法相隐难了。说通所障为彼别障。以慈舍等法为忿等所障。令生厌故。不尔。便违显扬等说。
如上所明六位心所。虽一一位已别解释。然未总集一处料简。及所未明。今当总说。且总略以五门分别。一增減不同。二体数多少。三起位无有。四界地短长。五与心一异一增减不同者。瑜伽第五十五。显扬第一。唯识第五等。五蕴论。百法论。并说五十一。谓五遍行。五别境。十一善。六烦恼。二十随烦恼。四不定。瑜伽第一说五十三。前所说中随惑增二。谓邪欲邪胜解。依此论中说五十五。根本烦恼增说四种。皆同初说。瑜伽六十二。说随烦恼有十八种。谓谄。诳。憍。诈。无惭。无愧。不信。懈怠。忘念。不定。恶慧。慢缓猥杂。趣向前行。舍远离轭。不敬学处。不顾沙门。唯希活命不为菩萨而求出家。八同前说。更增十种。并前所说总六十三。瑜伽八十九说诸随烦恼有七十种。谓贪。嗔。痴。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无惭。无愧。慢。憍。放逸。傲。愤发。矫诈。现相。研求。以利求利。不敬。恶说。恶友。恶欲。大欲。希欲。不忍。躭嗜。遍躭嗜。贪。非法贪。执著。恶贪。萨迦耶见。有常见。无有断见。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疑。[夢-夕+登] 瞢不乐。频申。食不知量。不作意。不应理。心下劣。抵突。諀訿。不纯直。不和软。不顺同分。欲寻。恚寻。害寻。亲里寻。国土寻。不死寻。轻懱寻。家势寻。愁。叹。忧。苦。随烦恼等二十九种。同前所说。更增四十一法。添六十三。总一百四。虽法蕴足难事品中说七十三诸随烦恼。非大乘义。故略不敘。百法论等说五十一者。菩萨地说。初地菩萨成十百法。百法门者。谓识有八。心所有五十一。色有十一。不相应行有二十四。无为有六。虽心所等更有众多。依初地证。说五十一。瑜伽第一说五十三者。说四无为。除不动想受。由别境染分为障处深故。说忘念等随惑所摄。由此瑜伽说十随惑遍通粗细二性染心。百法等中。以遍行等通三性法名别有位。不说为随。忘念恶慧散乱三种痴分等者说为随惑。非别境分。又设此三是别境分。染念能障念根念力念支正念。其染定分。障四神足定根定力定支正定。其恶慧分。障四念处。慧根慧力择法正见。为障处深。所以偏说。欲解不尔。故不说之。又对法说五十五者。无邪欲解。义同前说。本烦恼中恶见行相。以各增猛。损害处深。为令生厌。别开为五。然百法等以深推求。俱染慧分。总合为一。开合虽别。而不相违。六十二中增说十种随烦恼者。彼自说言。不信懈怠增上力故。当知发起四种随惑。慢缓。猥杂。趣向前行。舍远离轭。又由忘念散乱恶慧增上力故。当知发起三种随惑。不敬学处。不顾沙门。惟希活命不为菩提而求出家。
由此准彼。不定即是散乱差别。矫诈即是诳谄差别。故六十二所增十种即二十中七种分位。八十九中所增四十一种随烦恼者。五是随烦恼分位。三十六是等流。五是随分位者。谓现相不纯直二。谄诳分位。[夢-夕+登] 瞢频申二种。是睡眠沉分位不作意一种。放逸分位。三十二种。根本烦恼分位。随其所应诸随烦恼等流。一十八种是贪分位。谓研求。以利求利。恶欲。大欲。希欲。躭嗜。遍躭嗜。非法贪。执著。恶贪。不乐食。不知量。不应理。欲寻。亲里寻。国土寻。不死寻。家势寻。七是嗔分位。谓愤发。恶说。不忍。抵突。諀訿。恚寻。害寻。五是慢分位。谓傲。不敬。心下劣。不和软。轻懱寻。一是贪痴分位。谓恶友。一是贪嗔痴分位。谓不顺同分。四是受分位。谓愁叹。忧。恼。随其所应。诸有随烦恼等流。由此义故。唯识又言善可对除诸随烦恼。虽义有别。说种种名而体无异。故不别立。何故六十二唯说十八诸随烦恼。更不说余。彼论自说三处违犯。故唯尔所。一同住处。起初四种。二犯戒处。起无惭无愧。三犯心慧学处。起所余种。不信懈怠。依俱犯起。忘念散乱。依心犯起。恶慧。依慧犯起。余慢缓等。由五所起。如前随惑等流中说。亦通心慧。依二犯起。八十九中唯说七十诸随烦恼不说余者。五十八若在欲界说。依十二处转故。谓执著恶行处起贪嗔痴。乃至第十二众苦所集处起愁叹忧苦。广如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