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谓方便修闻等善法。舍彼所缘心外驰散处妙欲中。
述曰。此释师解。谓起加行修闻思等诸善法时。舍所闻等。心驰妙欲。
论。内散乱者。正修善时沉掉味著。
述曰。修止观位。心起昏沉。或时掉举。或时贪著。故不能进。
论。谓修定者。发起沉掉及味著故。退失静定。
述曰。此释师解。虽修止观。彼皆能障。然止位增。故亦偏说。今欲修定。先止住心。昏沉遂起。为修举相。掉举复生。将住舍时。复生贪著。浄定便失。障內定心。名內散乱。此以沉掉及贪为体。显扬论说。昏沉睡眠。味著诸定。或即定中诸随烦恼以为自性。彼意显示行相顺障。增睡无掉。此论说修止举舍障。增掉无眠。此依行增。唯说三法。彼说通有。兼余随惑。实不相违。或举昏沉等。意取相应乱沉等位中。乱必俱故。正障定故。余不乱故。
论。相散乱者。为他归信矫示修善。
述曰。为欲令他归信于已。矫示善仪修善之相。此说通修一切善法。中边唯说修定加行。体即谄诳。诈现德故。或即散乱。由散乱增示德相故。
论。谓欲令他信已有德故现此相。由此因缘所修善法渐更退失。
述曰。释师解言。欲令他信。诈现善仪。恶法既增。善法便退。显扬论说。依止外相。作意思惟内境相貌。彼后以外相方比内相名相散乱。非矫示相。意显相乱通缘外相及矫示也。
论。粗重散乱者。依我我所执及我慢品粗重力故。修善法时于已生起所有诸受。起我我所及与我慢执受间杂取相。
述曰。我我所执我慢粗重者。即我见我慢种子。由彼种子在身有故。修善法时。与彼俱受见有领纳。起我我所慢。执受间杂取相。
论。谓由我执等粗重力故。于已生起乐等受中或执为我或执我所或起我慢。由此所修善品永不清净。
述曰。下释师解。由三种力于善品俱乐喜等受见有所领不正知故。执为我等。故所修善永不清净。此意说言无漏位受非我执等执受等故。故成无漏。所以清净。有漏位受。我等执故。成有漏。永不清净。我执等流唯说受者。领纳所知。受相增故。理亦有领。此体即取我见我慢。言我皆能然。恃已凌他故。显扬唯说我我所者。此为首故。略无我慢。或体即是散乱自性。见慢因故。
论。执受者。谓初执著。间杂者。从此已后由此间杂诸心相续。取相者。谓即于此受数执异相。
述曰。释前见慢执受等言。善品受中。初起见慢。执为我等。名为执受。最初执取领为我等故。于第二时。起执著等。名为间杂。与善间故。若数数执为我等者。名为取相。不见是善。见我等相。言我能然。余不能尔。恃已凌他种种相故。即四处中第三处也。此依修大乘法时所有我见等。自下即第一处。断二乘作意故。然此稍宽。通不定故。
论。作意散乱者。谓于余乘余定若依若入所有流散。
述曰。显扬论说。舍大乘心。习大乘意。名作意乱。有退灭故。舍胜品定。入下劣定。准此亦然。舍二乘定。入上乘定。非为散乱。有胜进故。此文虽总义与彼同。或显扬说。决定趣入。若不决定。数数舍下。数数趣上。复更退下。后更修上。此论亦说为散乱体。心不定故。有说此以三慧为体。作意俱故。名作意乱。有说唯以散乱为体。由散乱故。有所舍入。依谓所依。入谓趣入。先依后入。舍入别故。
论。谓依余乘或入余定舍先所习发起散乱。
述曰。此释师解。显乘定別。说乘为依。说定为入。理实乘定皆有依入。俱舍得故。或乘唯依。通无为故。定唯是入。唯有为故。上解体已。下当释业。
论。当知能障离欲为业。
述曰。据实散乱通障定慧。偏说障定。故障离欲。成唯识说障定慧故。
论。谓依随烦恼性散乱说。
述曰。释师解业。非六乱业。唯初自体随乱之业。六散乱相违。如中边钞会。此六散乱应以诸门分别。
此二十种皆有别障。成唯识说。忿恨恼嫉害。嗔之一分。所障不忿等无嗔所摄。覆诳谄三。贪痴一分。所障不覆等无贪痴所摄。若有说覆唯痴一分者。所障即唯无痴所摄。悭憍二法。贪之一分。所障即唯无贪所摄。无惭障惭。无愧障愧。昏沉障安。掉举障舍。不信障信。懈怠障精进。放逸障不放逸。忘念障正念。不正知障正知。散乱障定。忘念等三。别境之分。与余不同。此中文略。不说别障。
此略以二十门分別。一增减废立。二依处不同。三假实义殊。四俱生分别。五自类倶起。六诸实有无。七诸受相应。八别境俱转。九本惑所摄并起。十三性分别。十一三界成就。十二上下相起。十三上下相缘。十四学等所摄。十五见所断等。十六迷缘谛相。十七有无事缘。十八有无漏境。十九名事所缘。二十有异熟等。一增减废立者。成唯识言杂事等说诸随烦恼非唯二十。说二十者。一非烦恼。二唯是染。三行相粗。此余染法。或此分位。或此等流。皆此所摄。故说二十不减不增。二依处不同者。五十五说依处有九。一展转共住处。依生忿恨。二展转相举处。依生覆恼。三利养处。依生嫉悭。四邪命处。依生诳谄。五不敬尊师。依之生憍。六不忍处。依之生害。七毁增上戒。依之生长无惭无愧。八毀增上心。九毀增上慧。依此二处生余八种。心慧皆有止举舍相。毁止相门。依生昏沉。毁举相门。
依生掉举。毀舍相门。依生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乱及不正知。三假实义殊者。小十大三。定是假有。无惭无愧不信懈怠。定是实有。掉举昏沉散乱三种。有义是假。有义是实。如前已说。四俱生分别者。皆通二种。随二烦恼势力起故。五自类俱起者。忿等初十定不俱生。行相粗猛各为主故。无惭无愧遍不善心。与余十九定得俱起。昏沉等八遍诸染心。与余十九互相应起。五十五说。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乱恶慧六遍染者。依别义说。非实能遍。谓依二十随烦恼中。解通粗细无记不善通障定慧相显故说。遍通三义。名遍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