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立者。谓所缘境体非真实。唯安立故。由四种因知所缘境体非真实。谓相违识相故。无所缘境。识可得故不由功用。应无倒故随三智转故。由此道理能取体性亦非真实。三智者。谓自在智。观察智无。分别智。为显四因。乃说颂曰。
鬼傍生人天 各随其所应 等事心异故 许义非真实
于过去事等 梦像二影中 虽所缘非实 而境相成就
若义义性成 无无分别智 此若无佛果 证得不应理
得自在菩萨 由愿解力故 如欲地等成 得定者亦尔
成就简择者 有智得定者 思惟一切法 如义皆显现
无分别智行 诸义皆不现 当知无有义 由此亦无识
遍知者。谓如实知相差别安立所缘境界。断者。谓声闻等及与大乘所得转依。声闻乘等所得转依。虽于蕴界处所缘得解脱。然于彼不得自在。大乘所得转依具得二种已说。所缘缘随文决择义。
增上缘者。谓任持增上故。引发增上故。俱有增上故。境界增上故。产生增上故。住持增上故。受用果增上故。世间清净离欲增上故。出世清净离欲增上故。是增上缘义。
任持增上者。谓风轮等。于水轮等器世间。于有情世间大种。于所造诸根。于诸识如是等。引发增上者。谓一切有情共业于器世间故。有漏业于异熟果。如是等俱有增上者。谓心于心法作意。于心触。于受。如是等。此后增上依二十二根建立。境界增上者。谓眼耳鼻舌身意根。由此增上力色等生故。产生增上者。谓男女根。由此增上力得入胎故。住持增上者。谓命根。由此增上力众同分得住故。受用果增上者。谓苦乐忧喜舍根。依此能受爱非爱异熟故。世间清净离欲增上者。谓信勤念定慧根。由此制伏诸烦恼故。出世清净离欲增上者。谓所建立。未知欲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由此永害诸随眠故。
云何同分彼同分。几是同分彼同分。为何义故观同分彼同分耶。谓不离识彼相似根于境相续生故。离识自相似相续生故。是同分彼同分义。初是同分。诸根与识俱识相似。于诸境界相续生故。由根与识相似转义。说名同分。第二是彼同分。诸根离识自类相似。相续生故。由根不与识合。唯自体相似相续生。根相相似义。说名彼同分。色蕴一分。眼等五有色界处一分。是同分彼同分。为舍执著与识相应不相应我故。观察同分彼同分。
云何执受。几是执受。为何义故观执受耶。谓受生所依色故。是执受义。若依此色受得生。是名执受。色蕴一分。五有色界处全。及四一分。是执受。色蕴一分者。谓根根居处所摄。五有色界处全者。谓眼等。四一分者。谓不离根色香味触。为舍执著身自在转我故。观察执受。
云何根几是根。为何义故观根耶。谓取境增上故。种族不断增上故。众同分住增上故。受用净不净业果增上故。世间离欲增上故。出世离欲增上故。是根义。取境增上者。谓眼等六由此增上力。于色等境心心法转故。种族不断增上者。谓男女根由此增上力。子孙等胤流转不绝故。余如增上缘中说。受识蕴全。色行蕴一分。十二界六处全。法界法处一分是根。色蕴一分者。谓眼耳鼻舌身男女根。行蕴一分者。谓命信勤念定慧根。十二界全者。谓六根六识界。六处全者。谓内六处。法界法处一分者。谓命及乐等信等五根。为舍执著增上我故。观察根。
云何苦苦性。几是苦苦性。为何义故观苦苦性耶。谓苦受自相故。随顺苦受法自相故。是苦苦性义。苦受自相者。谓苦受即用苦体为自相故。名苦苦性。随顺苦受法自相者。谓能生此受根境及相应法随顺苦受故。名苦苦性。一切一分是苦苦性。为舍执著有苦我故。观察苦苦性。
云何坏苦性。几是坏苦性。为何义故观坏苦性耶。谓乐受变坏自相故。随顺乐受法变坏自相故。于彼爱心变坏故。是坏苦性义。此中乐受及随顺乐受法。于变坏位能生忧恼故。此变坏是坏苦性。又由爱故令心变坏。亦是坏苦。如经中说。入变坏心一切一分。是坏苦性。为舍执著有乐我故。观察坏苦性。
云何行苦性。几是行苦性。为何义故观行苦性耶。谓不苦不乐受自相故。随顺不苦不乐受法自相故。彼二粗重所摄受故。不离二无常所随不安隐故。是行苦性义。不苦不乐受者。谓阿赖耶识相应受。随顺不苦不乐受法者。谓顺此受。诸行。彼二粗重所摄受者。谓苦坏二苦粗重所随故。不离二无常所随不安隐者。谓不解脱二苦故。或于一时堕在苦位。或于一时堕在乐位。非一切时唯不苦不乐位。是故无常所随不安隐义。是行苦性。除三界二处诸蕴一分。一切是行苦性。三界者。谓意界法界意识界。二处者。谓意处法处。一分者。谓除无漏相。为舍执著有不苦不乐我故。观察行苦性。
云何有异熟。几是有异熟。为何义故观有异熟耶。谓不善及善有漏。是有异熟。由不善及有漏善法。能有当来阿赖耶识及相应异熟。由彼异熟故此二种名有异熟。十界四处诸蕴一分。是有异熟。十界者。谓七识色声法界。四处者。谓色声意法处。一分者。谓除无记无漏。为舍执著能舍能续诸蕴我故。观察有异熟。又异熟者。唯阿赖耶识及相应法。余但异熟生非异熟余者谓眼耳等及苦乐等。是阿赖耶识余。此唯得名异熟生。从异熟生故。云何食。几是食。为何义故观食耶。谓变坏故有变坏者。境界故有境界者。悕望故有悕望者。取故有取者。是食义。初是段食。由变坏时长养根大故。二是触食。由依可爱境触摄益所依故。三是意思食。由系意悕望可爱事力摄益所依故。四是识食。由阿赖耶识执持力身得住故。所以者何。若离此识所依止身便烂坏故。三蕴十一界五处一分是食。为舍执著由食住我故。观察食。又此四食差别建立略有四种。一不净依止住食。谓欲界异生由具缚故。二净不净依止住食。谓有学及色无色界异生有余缚故。三清净依止住食。谓阿罗汉等解脱一切缚故。四示现住食。谓诸佛及已证大威德菩萨。由唯示现食力住故。
云何有上。几是有上。为何义故观有上耶。谓一切有为故。无为一分故。是有上义。除法界法处一分。一切是有上。以一切法中涅槃及清净真如是最胜相故。为舍执著下劣事我故。观察有上。
云何无上。几是无上。为何义故观无上耶。谓无为一分故。是无上义。法界法处一分。如前所说是无上。为舍执著最胜事我故。观察无上。由此所说差别道理。余无量门可类观察。复次蕴界处差别略有三种。谓遍计所执相差别。所分别相差别。法性相差别。遍计所执相差别者。谓于蕴界处中遍计所执。我有情命者生者养者数取趣者意生者摩纳婆等。于蕴等中实无我等自性。但是遍计所执相故。所分别相差别者。谓即蕴界处法。由于此处我有情等虚妄分别转故。法性相差别者。谓即于蕴界处中我等无性无我有性。由离有无相真如用蕴等中我等无性无我有性为相故。当知此中依三自性及多分依数取趣无我理说三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