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识之言许缘色。色既非识蕴。缘识之言不摄色
论。应同五识亦缘外故
述曰。五识缘五尘五识言缘外。末那缘五尘。亦应缘外境。如何可言缘内起我。若缘内色名缘内者。五亦应然。等流境故
论。应如意识缘共境故
述曰。意识缘五尘与五同故。名缘共境。第七缘五尘。亦应如意名缘共境
论。应生无色者不执我所故
述曰。下缘有色蕴。缘之起我所。若生无色时应无有我所
论。厌色生彼不变色故
述曰。若言彼有色谓定所生难云。圣者有此色。圣者有我所。凡夫不变色。应无有我所 又若变为色者。生彼有我所。不变为色者。生彼无我所 又极厌色生彼不变色故。故知无色界定无有我所 既尔缘何说起我所
论。应说此意至我及我所
述曰。此但缘彼现行藏识及种藏识。如次执为我及所故
论。以种即是至不违圣教
述曰。种子是彼现识功能。非实有物。体是假有。论言缘识正当二种。种子.现行皆名识故。于诸论中不简现行及种子故。故得缘种。即缘识故。不缘余法。不违圣教。名我所故。明缘彼种。言缘识故。不缘余法 问彼何故计种无别物。若计别体。即五蕴种子是五蕴摄。第七亦缘五蕴为所故。不可简别缘此种子非彼种故 说种为假前第二卷已述此义。但本识上有彼能生五蕴功能名种识故。故无有失 问何故大论五十二.摄论第二。皆言种别有物 此简遍计所执。彼无体故。非有为故。对彼言有。非如五蕴现行是实有物。故不相违 问前三师曰。何故五十一.显扬第十七等。皆云唯有我见不言有所 彼文略故。非实无所
论。有义前说至非识蕴故
述曰。护法菩萨总非 前说皆不应理。非前三师。若缘种者。第七末那既缘识蕴。色等种子非识蕴故 若彼救言识蕴摄者。难云能生色蕴种是种非色摄。能生识蕴种是种非识收
若言识体能生故。生识之种非色蕴。色蕴不能生。生色之种是识蕴。难云。识种非余蕴。望识可因缘。色种非色蕴。望色非因缘。因缘之种可生识。非因之种不生色
论。论说种子是实有故
述曰。即违彼宗。难云说种是实有。言种便成假。言识是实有。是识便非实。识既不然故种非假
论。假应如无非因缘故
述曰。又种是假。望现行法应无因缘。非实有故。如无法等
此等以教附理。非前第三师无教难 自下独理责合前三师
论。又此识俱至有我我所
述曰。此萨婆多.经部.大乘三。解此名如第六疏 任运一类。无始相似非分别起 恒相续生。明无间断。宁容别执有我.我所。若不相续有间断时。如第六识可许起别执。此既恒生一类而细。宁别起执 八十八云。依分别我见有二十句。不依俱生。若别起我所见。即别缘诸蕴为我所 如第一师缘心所。第二缘相分。第三缘种子。皆有过失
论。无一心中至俱转义故
述曰。且于世事。无一念心中有断.常二境。起二别执俱转义故。前后可然。此即举事。如断.常者二境。非一心中起彼二别执。如何我.我所二境。或五蕴多境。而起二别执。非执可然。佛真俗智一用义分。彼非是执。不坚着故 执则不然。坚着境故名为执故。故无此事。人.法二执非别所缘。行相不返故得俱有
若复有说前起我后起所者
论。亦不应说至一味转故
述曰。非前粗后细。非前胜后劣。非前亲后疏等。故言一味。执用相似故
此缘何法
论。应知此意至似常一故
述曰。下申正义。但缘见分。非余相分.种子.心所。所以者何。唯识见分无始时来。粗细一类似常似一不断故 似常。简彼境界。彼色等法皆间断故 种子亦然。或被损伏。或时永断故。由此亦遮计余识为我 似一故。简心所。心所多法故
何故不缘余分。夫言我者有作用相。见分受境作用相显似于我故不缘余分自证等用细难知故
问何故不俱缘一受等为我。亦常一故。为答此问
论。恒与诸法为所依故
述曰。夫言我者是自在义。万物主义。与一切法而为所依。心所不然。不计为我。故唯心王。是所依故。此第七识恒执为内我。非色等故不执为外我
若唯缘识即唯起我无有我所。圣教说有我所。此何相违
论。此唯执彼至说我所言
述曰。乘语势故论说我所言。非实离我别起我所执。由前理故。须文便故。言稳易故。此是语势
又有义解
论。或此执彼至义说二言
述曰。执彼第八是我之我。前我五蕴假者。第六所缘。后我第七所计 或前我前念。后我后念。二但第七所计 或即一念计此即是此。唯第七所计 或前是体。后我是用。于一我见之上。亦义说之为我及所二言。实但一我见
论。若作是说至有我见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