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若许为依至心不并生
述曰。若互为依。互相障故。同小乘等异部之心无并生义。以萨婆多等皆不并生得为缘故。此即第二难互相望前有依义
论。又一身中至色等应尔
述曰。以下第二色.心无异难。中有二。一难无异。二释相违。此初也。八识俱起多少不定。如五十一等说。第八识或一识俱。或乃至七等。若如前说得互作缘。色法应尔。多少不定 言等者。一者体等。二者用等。体等者前后一法故。如心唯一。乃至受等亦唯有一。邻次而生无余自心隔故名无间。若许一心为多心缘。应非是等。如色等故
若彼复言色如心等许是无间缘
论。便违圣说至唯心心所
述曰。心.心所法四缘定故。如菩萨地第三十八十因中。云唯心.心所是等无间缘。亦如瑜伽第三等。云四缘能生识。摄论第一云。心.心所法四缘定故。故非色有等无间缘
彼复难言。何为摄论第三云阿罗汉心唯可容有等无间缘。故知色法亦有此缘
论。然摄大乘说至应成无用
述曰。下释相违。摄论所说是纵夺言。谓假纵小乘上座部中经部师色有等无间缘。夺彼因缘。彼无第八心。以色为因故。即是设许色有此缘无因缘义。不作此解等言无用。谓前及后各有一法相似名等。今不相似亦名等故。此设纵言有二种义。一者彼部计色有此缘故。此文为证 若尔何故摄论第一。云非经部师唯色等法名无间缘 第三卷中约色之中含诸种子或及心故说有此缘。彼第一卷据彼无识.及种子故唯有色法。言不得成等无间缘。或第一卷是经部计。第三卷中上座部等义 二者以彼第一论文为正。此义为正。经部本计非必许色为无间缘。以不等故。第三卷中且设许有欲夺因缘。非彼计色为等无间。此中即是色.心前后前为后因
论。若谓等言至等无间缘
述曰。前师复救。前但总说等字未更分别 彼谓不然。不遮多少各一法故名为等也。但表前念是此心.心所。后亦此心.心所。表此同类得为缘者。便违汝执异类识作等无间缘。不相依故。八识相望各各异类。何得为缘
论。是故八识至俱起义故
述曰。大文第三申其正理。自类眼识等无俱起义故。所以自类前念之识与后为依
论。心所此依随识应说
述曰。其心所法既属于心。各随本识以说所依。故随识说
自下大文第四释难。于中有五。一诸心相应难 问八识俱时起。异类相望不作缘。异类心所既同生。应非心所导
论。虽心心所至不应为例
述曰。受.想等法异类并生。而互相应不相违背。和合似一。故显扬论.五十五等云。心.心所和合非不和合。不可离别施设殊异。定俱生灭。事业必同。俱取此境。故随一心开导之时。相应心所亦能开导。具此五义故。故得心与心所。心所与心。等作无间缘 言五义者。一相应。即所依.时.事.处四义等同故。二和合似一。三俱生灭。四事业同。三性必等。五开导同 诸识不然。各互相望不具此五。不应例心所令同异识
自下第二心所成依难 问心.心所法虽异类相望互作缘。缘义既无差。为依亦应等
论。然诸心所至无主义故
述曰。其心所法非开导依。于后念所引生无主义故。依是主义。心所非依。缘是由义。心所亦是
自下第三各应为缘难 问八识自类如前眼识等为后眼识等依何故受等不唯为后受等依。而眼识俱受。得与后自俱想等为依。此何故不如著名沙门义想望想。受望受等耶。为解此难
论。若心心所至此缘便阙
述曰。心唯望心。心所别别望别别心所。自类为依者。第七.八识随其何位。初转依时相应信等此缘便阙。自有漏位未曾有故。为成此有缘故。心望心所得作此缘
问缘阙何事
论。则违圣说至皆四缘生
述曰。既违圣教。减三缘故。即与摄论第一等云心及心所四缘定故言相违也
自下第四后起由他难 问如出五位无心之时。六由七.八先有故生。何不第六以七.八为依
论。无心等位至即前自类
述曰。彼位虽断。而后起时彼开导依。唯以已前初入定时自类为依。如对法第五说
论。间断五识至名无间故
述曰。以第六意为同法故。但无自类心中为隔故名无间缘
问何时为依过去无故
论。彼先灭时至为开导依
述曰。曾住现在将灭之时。已能为依于今时识为开导故。彼设若不去。后不得生故。由前理.教故知不假异类之识为开导依
自下第五诸教相违难 问如解深密等五识由意引。大论第三五识引意寻求心生。佛地经.庄严论。说平等智初起。第八初得净时摄论依染污。对法依悲愿等。皆云诸识互相引生。此岂非教异类依文。今何翻解
论。然圣教中至故不相违
述曰。此前所引皆依殊胜增上缘中。说相引生名为无间。非实是此等无间缘故不违彼
论。瑜伽论说至名意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