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来总有一十四颂合为四段。初之一颂。小乘外道四事难境无。次有五颂。释四难非理。次有三颂。释有情法二无我教。次有五颂。返破境实执。或分为三。合初二段总有六颂。四事问答外境无故。此等总是第一大段。四事难议境无。却征实境执。自下大文第二。释外人难。现量证境有。返破忆持执。
论。诸法由量刊定有无。一切量中现量为胜。
述曰。此第二段有一颂半。合分为二。初之一颂。释现量证。后之半颂。释忆持执。于中皆有先难后破。此则正量萨婆多等。为此问起。先议诸法刊定胜量。后方申难。此即议也。刊定者。贬量也。言诸法者。即是所量。一切有漏无漏诸法。由三二量。楷准有无。量者量度。如以尺丈量绫锦等。尺为能量。绫等所量。知其量数。是其量果。诸心心所缘诸法时。说有四分。见分能量。相分所量。自证量果。如是自证缘见分时。见分所量。自证能量。证自证为量果。如证自证缘自证时。自证所量。证自证分为其能量。即此自证亦为量果。能返缘故。若以第三缘第四时。第四所量。第三能量。其第四分即为量果。能返缘故。陈那以前古内外道。大小乘师。皆说三量。一现量。二比量。三圣言量。今依梵音。云阿弗多阿笈摩。此云至教。至教量者。非得但圣者说名为至教。但是世间言无差二。可信者语。此皆至教量。契至理故。合实事故。如八语品四圣言等。言比量者。比附量度名为比量。即以众相而观于义。缘此义智。名为比量。言现量者。诸部说异。且萨婆多用世友说。以根名见。根体是现量。以显现义是根义故。此能量境。故名现量。是持业释。法救说。识名见。能量境故。识名现量。持业如前。妙音慧名见。能量法胜。慧名现量。正量部说。心心所法和合名见。心心所法合名现量。经部师说。根识和合。假名为见。假能量境。假名现量。吠世史迦。德句义中。觉为现量。数论师说。十一根中。五根是现量。若归于本。自性是现量。大乘师说。根名为现。依。发。属。助。如根。五义胜余故。然是色法不能量境。唯心心所能量度故。心心所法正是量体。依现之量名为现量。此依士释。若无著以前。但说二分。唯一见分为现量体。无著以后。陈那菩萨立三分者。见自证分为现量体。护法以后。见分自证。证自证分。为现量体。安慧诸识虽皆有执。然无随念计度分别。明现取境。名为现量。无漏皆现量。如说善等性。小乘有五。外道有二。大乘有四。合有十一种出现量体。广如余处。此略显示。陈那以后。其圣言量摄入现比。此体除此外更无故。如因明疏。今者世亲说有三量。故论说言一切量中。现量为胜。取现境故。证自相故。大小二乘。外道内道皆共许尔。故今总叙。贬议诸量。现量胜余。
论。若无外境。宁有此觉。我今现证如是境耶。
述曰。此正申难。如世人言。我今见色乃至触触。若无识外实色等境。宁有此觉。我今现证如是色等。此觉既非无。外色等定有。总言觉者。心心所法之异名也。今此言觉。谓现量知。非唯是慧。因明者说言证智者。心心所法之总名矣。故旧论云。如此证智。云何得起。成唯识中。亦有此难。色等外境。分明现证。现量所得。宁拨为无。
此中难已。下论主破。
论。此证不成。
述曰。破中有二。初总非。后别破。此总非也。
外人设问。云何不成。
论曰。颂曰 现觉如梦等 已起现觉时 见及境已无 宁许有现量
述曰。第一句述正理。显难外境实有不成。下三句破外宗。明无现觉成无外境。然旧论本遂分二段。前后别明。其此颂中。初句易解至下当知。上一句引喻破经部。下三句中。略破二类。初破正量部等。非刹那论。后破一切有等刹那论者。谓已起现觉时。其见已无。宁许有现量。破正量部等。谓已起现觉时。其见及境已无。宁许有现量。破萨婆多等。大众部等宗计不同。亦应叙破如萨婆多。第三句中。言及字者。即相违释。意显有二难。至下当知。
论曰。如梦等时虽无外境。而亦得有如是现觉。
述曰。先释初句。今解初中如梦等字。能成喻法。等者。等取眩翳目等缘见发蝇等。此等诸位。经部及大乘。彼此共许外境非有。故以为喻。如梦等中。虽无离心外实境界。而彼言谓我见是事。闻是事等。起自现觉。
下合法显。
论。余时现觉。应知亦尔。
述曰。释颂初句。现觉二字。除梦等外。余时所起见是事等。如是现量。应知亦尔。亦无外境。此现觉生。应立量言。除梦等外所有现觉缘非外境起。许现觉故。如梦等现觉。此中意说。若实现觉。如五识等。不作此解。我今现证如是事境。作此解者。是意识中分别妄觉。非谓现量心心所法。成唯识说。现量证时不执为外。后意分别妄生外想。故现量境是自相分。识所变故。亦说为有。意识所执外实色等。妄计度故。说彼为无。又彼论说。谓假智诠不得自相。唯于诸法共相而转。故现觉者。必无此智及与此论。我今现证如是事等。
论。故彼引此为证不成。
述曰。此结非也。现觉所缘。由如梦境性非实有。故彼汝宗。引此现觉为证离心外境实有。理证不成。
论。又若尔时有此现觉。我今现证如是色等。
述曰。次释下三句颂。先破正量部等。此解第二句颂。若于尔时起此现觉。我今现证如是心外色等实境者。此牒彼计。
下正申难。
论。尔时于境能见已无。
述曰。释第三句见已无字。申其难意。正量等计六识不并。起此觉时。能见五识实现量者已入过去。现在非有。
所以者何。
论。要在意识能分别故。时眼等识必已谢故。
述曰。此显二因。成能见五识现在非有。彼此共许。要第六识具三分别。方能起此分别现觉。五识不具三种分别。故不能起此等现觉。此等现觉既在意识。起此觉时。故彼能见眼等五识亦入过去落谢。非有先见是物后方起觉。故正见及觉二时必不俱。能见实现觉此时既无。宁许此觉有是现量证外境有。若正现量证色等时。缘心内法无假智诠。故证不成。以正量部。心心所法。灯焰铃声。唯灭相灭。念念生灭。色等法灭亦待外缘。即随此事长短一期后方有灭。起证如是现量觉时。眼识不住故入过去。其境色等一期未灭。故此唯破起此觉时能见已无。不破所见此时非有。设纵有故。应立量言。起此觉时必非现量是散心位。能见已无故。如散心位缘于过去百千劫事。破境一期。如余论说。
论。刹那论者。有此觉时。
述曰。下破萨婆多等。此等执境及心心所。皆念念灭。名刹那论。 有此觉时。释颂第二句。牒彼所计。
论。色等现境。亦皆已灭。
述曰。此正申难。释第三句颂及境已无。眼等六识不俱时起。起此觉时要在意识。但非现觉。能缘已无。所缘现境亦皆已灭。即此现觉所有诠智。现在缘时。不及现境。此已灭故。故证不成。应立量言。起此觉时必非现量是散心位。境已无故。如散心位缘过去世百千劫事。大众部等。刹那既同。六识俱时。虽小不同。颇亦同此。
论。如何此时许有现量。
述曰。此双结难。释第四句颂。正量部等。起此觉时能见已无。如何此时许有现量证外境有。萨婆多等。起此觉时其境亦无。如何此时许有现量。证外境有。故说现觉证有外境。为证不成。既尔。大乘许六识并起此觉时。能见所见二俱现有此现量觉。其义如何。五识俱意。若同五缘。是现量摄。不起此觉。若起此觉。必不同缘。假智诠故。五识前时。既由意引。今相续生不假意识。意识起亦余二量摄。或五同时或刹那间亦无过失。然缘心内境有此现觉生。
论。要曾现受意识能忆。是故决定有曾受境。
述曰。下破忆持。先外人救。谓彼救言。要曾过去眼等五识。现受此境。今时意识方能忆持。非先未受后意能忆。此则泛说先缘后忆。是故决定有曾受境。显过去世现境非无。是曾五识现所受故。
论。见此境者许为现量。由斯外境实有义成。
述曰。曾现受境。明了五识既许非无。能见此心追忆意识亦定是有。彼此二宗。许曾现识现量所摄。现量曾有境。今时方能忆。故此所缘定心外法。又追忆识由曾现受。亦现量摄。故知。外境实有义成。若无外境。无曾所受。无曾所受故现量亦无。云何今时有忆持识。由斯外境实有成也。
此外救已。下论主破。
论。如是要由先受后忆。证有外境。理亦不成。
述曰。下破有二。初总后别。此总非也。如是要由现量。先受外实有境。后意方忆。以此道理。证离心外境有不成。
论。何以故。
述曰。外人复问。为何义故证境不成。
下论主破。
论。颂曰 如说似境识 从此生忆念
述曰。然旧论本。句句别明。分为二段。岂如今者合一处明义相违故。但申正理。夺彼忆持。如前所说。似境之识。后生忆持。非缘离心外境。识后有忆持也。
论曰。如前所说虽无外境。而眼识等似外境现。
述曰。释初句颂。夺彼曾受离心外现境之识。谓如前说。识从自种生。似境相转等。及初论首说识生时似外境现。虽无外境。眼等五识。似外境现。已广如前。
论。从此后位与念相应。分别意识似前境现。
述曰。释颂下句。夺彼忆持。谓从过去似境五识。今此后位与别境念相应之时。有缘过去分别意识。变似前五识所缘境现。无曾现在受离心境眼等五识。从此今时与念相应。有一意识。缘前五识离心之境。
论。即说此为忆曾所受。
述曰。即说于此分别意识。缘曾现在不离识境。名为忆持曾所受识。所以者何。由曾五识及同时意缘即识境。熏成种子。今时相续意。于此位能忆前境名为忆持。非曾五识境定离于心。今时犹有意识缘之名曾受识。
论。故以后忆证先所见实有外境。其理不成。
述曰。此结非也。道理既尔。故汝所说。以忆持故。证曾五识所见实有。其义不成。直以自宗释外所难。夺他所说。更无异理。如说汝细心。即我第八识。然旧论本。上来所说。一颂半文。异常难解。披者当知。
论。若如梦中虽无实境而识得起。觉时亦然。
述曰。自下大段第三有半颂。释小乘外道。难以梦例觉时。应知境无失。先叙彼难。后方释破。于叙难中。初牒论主所明唯识。后正申难。此即初也。论主前来所说理趣。如世梦中。无境既识起。其觉时识无境得生者。即牒梦觉二识义同。
自下申难。